[发明专利]一种无纺布在线处理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3793.8 | 申请日: | 201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1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池玲晨;李佳烽;陈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铭辰无纺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1/14 | 分类号: | D06B1/14;D06B15/00;D06B2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地址: | 2156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纺布 在线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纺布在线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无纺布的加工主要包括纺丝→轧干→上液→烘干→卷绕等步骤,其中:无纺布在进行上液过程中,一般采用以下的加工手法:通过若干个输送辊对布料进行输送,其中一个输送辊浸没在助剂中,当布料输送至该输送辊处时就被浸入到助剂当中进行上液,完成上液的布料再输送至下一道工序。但是,该种上液方式助剂的浸入量过大,往往无法进行控制,对产品的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当助剂较少时,部分布料很容易浸入不到助剂。
同时,现有烘房中的烘干设备在进行工作时主要是对空气进行加热后,再利用加热后的空气对布料进行烘干,同时,在对空气进行加热的时候,还需要提供一个循环风机以及风道,让烘房内的空气可以进行流动,以便对布料进行烘干。但是,目前的烘房存在以下的缺点:能源利用率低,而且能源消耗大;烘干设备需要将整个烘房内的空气全部进行加热,速度慢、效率低;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纺布在线处理的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纺布在线处理的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纺丝机、热轧机、上液机、烘干机以及卷绕机,所述的上液机设置有涂覆辊,所述的涂覆辊能够部分的浸入在助剂中;所述的烘干机具有一个烘干区域,所述的烘干区域中设置有远红外线烘干元件。
优选地,所述的涂覆辊下方设置有液槽,所述的助剂放置在所述的液槽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液槽底面上设置有液位柱,所述的液位柱顶端开设有开口,所述的开口与外部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烘干区域由支架、设置在所述的支架上的底板、设置在所述的底板上方的顶罩组成。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顶罩上设置有抽风通道,所述的抽风通道处设置有抽风风机。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底板通过若干个板材拼接而成,相邻两个板材之间留有缝隙。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板材为隔热的材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底板上开设有能够开闭的窗体。
优选地,所述的纺丝机、热轧机、上液机、烘干机以及卷绕机通过若干个送料辊进行连接输送。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首先,本发明通过远红外线加热元件来对布料进行烘干,烘干效果好,也简化了原先循环风机及风道组成的复杂结构。
其次,本发明通过涂覆辊与助剂部分的接触对布料进行传递式涂覆,涂覆比较均匀,助剂的量更容易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装置流程图;
附图2为本发明中纺丝机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中上液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中上液机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中烘干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中烘干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中卷绕机的示意图。
其中:1、纺丝机;2、热轧机;3、上液机;30、涂覆辊;31、液槽;32、液位柱;33、开口;34、轧辊;4、烘干机;40、支架;41、底板;42、顶罩;43、缝隙;44、抽风通道;45、远红外线烘干元件;46、窗体;5、卷绕机;50、收卷辊;6、送料辊;7、布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无纺布在线处理的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纺丝机1、热轧机2、上液机3、烘干机4以及卷绕机5。其中:
纺丝机1、热轧机2采用市场上现有的纺丝机和热轧机,其型号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如图2所示。
如图3、4所示:上液机3设置有涂覆辊30,在涂覆辊30下方设置有液槽31,助剂放置在液槽31内,涂覆辊30部分能够浸入在助剂中。在液槽31的底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液位柱32,液位柱32顶端开设有开口33,开口33与外部相连通,液位柱32起到了控制液槽31内助剂的液位高度,以保证涂覆辊30只有部分能够浸入在助剂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铭辰无纺布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铭辰无纺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37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