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茯砖茶之表面发花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3609.X | 申请日: | 201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4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纪晓明;周兴长;刘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苍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3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砖茶 表面 发花 技术 | ||
技术领域
是一种使茯砖茶表面生长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的生产技术,该项技术属于茶叶加工领域、食品科学领域和应用微生物学领域。
背景技术
茯砖茶是边销茶的最大品种,属于黑茶种类。茯砖茶在生产过程中,经过独特加工工艺,能使其生长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茯砖茶品质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冠突散囊菌在茯砖茶中的生长状况,消费者更是以此作为茯砖茶品质好坏判定的唯一标准。因“金花”菌生长需要严格的温度湿度环境,故传统茯砖茶冠突散囊菌生长仅限于茯砖茶内部,无法在茯砖茶表面生长。消费对其检验通常需要撬开砖茶才能观察冠突散囊菌的生长情况,在购买时不易辨别其好坏,从而使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判断和企业出厂检验方面产生麻烦。
发明内容
通过对茶砖科学的控制处理,在传统产品独特品质的基础上,表面也有金花的繁育,其长势茂盛、布局均匀,从感官上更加贴近现代消费者的审美观念,更易为广大茶叶爱好者所接受,可以有效解决茯砖茶只是内部发花而外部不发花的问题。为了解决茯砖茶内外发花不一致的问题,本发明在进烘房时将带模具的茶砖一起进入烘房,并根据茶砖的变化控制烘房的温湿度条件,其主要方法是:1.前处理后的原料经汽蒸达到增湿杀菌的目的。经过渥堆、加茶汁等工序后,原料中会存在杂菌,因此通过汽蒸5min,蒸汽温度100℃,以清除杂菌,为冠突散囊菌的良好生长创造一个无菌环境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汽蒸也可以使原料的含水量到24%,对于冠突散囊菌的生长也有很大的帮助。2.压制过程中要用到的模具与器械必须经过杀菌消毒处理。茯砖茶的品质之所以如此独特,秘诀就在冠突散囊菌,它的新陈代谢是茯茶品质独特的保证。如果有杂菌出现,就会对冠突散囊菌造成一种资源的竞争。所以器具的杀菌处理也非常关键,目前所用模具均为木质,故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汽蒸灭菌,汽蒸时间10min,蒸汽温度100℃;3.压制成型后的茯砖带模具进入烘房,调节烘房温湿度,保持温度在25℃-27℃,空气湿度在30%-50%,同时因为有模具的存在,对于茯砖的表面客观上形成一个松紧适宜且有适度含氧量的局部小环境。利于冠突散囊菌生长的同时,也很自然地对杂菌的生长形成一种抑制作用; 4.茯砖进烘后第9天,卸掉模具,观察砖面,发现茯茶表面发花茂盛均匀,且菌落生长范围较大。然后将茯砖在烘房中按间距2㎝放整齐,继续保持烘房温度在25℃-27℃,空气湿度在30%-50%,此时,茯砖茶的冠突散囊菌的生长进入旺盛阶段;5.退砖6天后,茯茶内外发花基本结束,都达到均匀茂盛,此时可以进入干燥工序。升高烘房温度,调节温度到32℃-36℃,空气湿度保持在25%-45%,干燥持续时间为7天;具体实施方式:在压制前将所有的模具、器械和一些辅助工具统一进行消毒处理,将汽蒸后的茶叶(含水量在24%)按照一定规格放入模具中进行压制定型,再将带模具的茶移入烘房,最后根据茶砖的变化调整温度,控制最佳冠突散囊菌的生长条件。该方法简单易操作,可以使茯砖茶的内外均匀发花,金花粒大,菌花香特别明显。本发明与传统工艺对比,在提高茯砖茶的品质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实现茯砖茶内外发花,创造茯砖茶加工发花先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苍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苍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36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雨衣
- 下一篇:巧克力饼干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