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持式心电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3519.0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4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虎;张燕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超思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张天舒;陈源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复***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式心电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持式心电测量仪。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各种疾病越来越多。目前,对于多数疾病的治疗主要是以预防和观察为主。通常医务人员通过各种测量设备测量出患者的各项生理参数,从而获得患者的各种相关数据信息。以心脏疾病为例,医务人员会通过心电测量仪测量出患者的心电图等心电数据,并通过观察心电图的形态快速获知患者心脏的相关信息。
图1为一种现有的手持式心电测量仪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手持式心电测量仪的正面具有用于显示心电图的显示屏61,显示屏61的旁边设有控制按键组62;显示屏61所在平面的左右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接触电极63和接触电极64,显示屏61所在平面下方的侧面设有用于连接外接电极的电极接口65。在实际测量时,被测者的双手分别接触心电测量仪两侧的接触电极63和接触电极64,以经由手部测量心电信号。通常,为了避免左右手在测量时相接触而造成短路,该手持式心电测量仪的长度都比较长。
从上述现有的手持式心电测量仪可以看出,专业的手持式测量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可满足患者对自身各项生理参数的测量需求。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因该手持式测量设备体积较大,用户一般不会随身携带,因此,现有技术中用户难以随时随地进行心电参数的测量。
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一直尝试着设计出便于携带的小型化手持式心电测量仪,例如,申请号为200780101317.2、发明名称为“笔式心电测量仪”的中国专利申请就公开了这样一种小型的手持式心电测量仪。如图2所示,该笔式心电测量仪呈细长的直棒状,其宽度远小于图1所示手持式心电测量仪。该笔式心电测量仪包括壳体1、电源开关2、屏幕操作按键3、屏幕4、测量电极11和测量电极12等部件。使用时,被测者的左右手分别接触位于该心电测量仪两端的测量电极11和12而实施测量。
尽管图2所示笔式心电测量仪的宽度远小于图1所示手持式心电测量仪,但是其长度并未能有效减小,这便使得其体积也不能得到有效减小。因此,即便是图2所示的笔式心电测量仪同样也会存在携带不便、难以随时随地进行心电参数测量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手持式心电测量仪,其能够根据情况而变换体积,从而在进行测量时避免因被测者的两手相接触而造成短路;并在无需进行测量时减小手持式心电测量仪的体积而使其便于携带。
为此,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持式心电测量仪,其包括测量仪主体以及连接在测量仪主体两侧的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一握持部设置有第一测量电极,所述第二握持部设置有第二测量电极,并且在所述第一握持部和测量仪主体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二握持部和测量仪主体之间设置有可伸缩连接部。
其中,所述可伸缩连接部为滑杆,在所述测量仪主体的与所述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相对的侧面上分别开设有滑杆开孔,所述滑杆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握持部或第二握持部上,所述滑杆的第二端经由所述滑杆开孔伸入到所述测量仪主体的内部,所述滑杆可相对于所述滑杆开孔运动。
其中,所述滑杆开孔与所述滑杆之间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
其中,所述滑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握持部或第二握持部上,并与所述滑杆开孔大致持平。
其中,在所述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的与所述测量仪主体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杆的第一端嵌入所述滑槽内并可沿滑槽滑动。
其中,所述可伸缩连接部为滑杆,所述滑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且所述至少两个滑杆中相邻的两个滑杆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其中,与所述第一握持部、第二握持部或测量仪主体相邻的滑杆的一个端部对应地固定在所述第一握持部、第二握持部或测量仪主体上。
其中,所述可伸缩连接部为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至少两节彼此套接的套杆,至少是除最内层套杆之外的各套杆均为筒状结构,与各筒状结构的套杆相邻并位于其内侧的套杆可收缩于该筒状结构的套杆之内。
其中,所述伸缩杆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握持部和测量仪主体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握持部和测量仪主体之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超思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超思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35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汤剂
- 下一篇:一种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