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于普及的滑道排箫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3090.5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4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墨 |
主分类号: | G10D7/02 | 分类号: | G10D7/02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赵正 |
地址: | 13002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普及 滑道 排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乐器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排箫。
背景技术
排箫是将若干支从长到短的音管按顺序排列并固定为一体的吹奏乐器,传统的排箫在吹奏技术方面难度很大,一是嘴口风大小、角度和位置的训练难度大,二是各音位记忆困难,故只有少数经过严格训练的人才能达到演奏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简单易学的易于普及的滑道排箫。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在排箫音管内侧的吹嘴部位装有横向滑道,在一根吹管的前端有一个滑块,滑块与滑道配合安装,吹管为管状体,吹管前端口的大小和形状与嘴口风一致,吹管前端口与排箫音管的吹口位置对应。演奏时,演奏者口含吹管后端口,并且控制滑块在滑道上左右移动,使吹管前端口对准所要发声的音管吹口位置,通过吹管进行吹奏。排箫音管内侧是指演奏时排箫靠近演奏者的一侧。
在排箫的音管上安装有音位板,音位板上标有音名,每个音名与相对的实际音高音管对应。由于通过吹管进行吹奏,演奏者与排箫有一定的距离,音位板正好在视力范围内,这样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余光可以看到音位板,从而不需对各音位进行特别的记忆。
在滑道下方的排箫音管上安装有横向的音位板,吹奏时更加方便。
滑块可以固定安装在滑道上,吹管、滑块和滑道成为一体。
对于固定滑道形式,为了便于排箫放置和携带,吹管和滑块之间安装有铰链,这样在不演奏时,吹管可以折叠,与排箫的音管扣合在一起。
为了便于滑道排箫放置和携带,吹管和滑块之间安装有轴装置,这样在不演奏时,吹管可以水平旋转90度,与滑道重合在一起。
滑块可以自由安放在滑道上,滑道是板状体,吹管的前端加工有直角凹棱,成为滑块,直角凹棱接触板状体滑道的外侧上直角凸棱,使吹管在板状体滑道上左右方向自由移动。
滑块上开有一个凹槽,凹槽在滑道的上棱处,凹槽沿滑道的上棱滑动。
还可以在吹管的前端加工一个凹槽,也相当于滑块,滑道是板状体,凹槽在滑道的上棱处,凹槽沿滑道的上棱滑动。
本发明简单易学、普及性强,特别适合非专业的乐器爱好者进行演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吹管的前端有相当于滑块的凹槽的本发明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例1、本发明是在排箫音管1内侧的吹嘴部位装有横向滑道2,在一根吹管3的前端有一个滑块4,滑块4与滑道2配合安装,吹管3为管状体,吹管3前端口的大小和形状与嘴口风一致,吹管3前端口与排箫音管1的吹口位置对应,在滑道下方的排箫音管上安装有横向的音位板5。
例2、本发明是在排箫音管1内侧的吹嘴部位装有横向滑道2,在一根吹管3的前端通过铰链安装有滑块4,滑块4与滑道2配合安装,吹管3为管状体,吹管3前端口的大小和形状与嘴口风一致,吹管3前端口与排箫音管1的吹口位置对应。
例3、本发明是在排箫音管1内侧的吹嘴部位装有横向滑道2,在一根吹管3的前端通过轴装置安装有滑块4,滑块4与滑道2配合安装,吹管3为管状体,吹管3前端口的大小和形状与嘴口风一致,吹管3前端口与排箫音管1的吹口位置对应。
例4、本发明是在排箫音管1内侧的吹嘴部位装有横向滑道2,滑道2是板状体,吹管3的前端加工有直角凹棱,成为滑块4,吹管3为管状体,直角凹棱接触板状体滑道2的外侧上直角凸棱,吹管3前端口的大小和形状与嘴口风一致,吹管3前端口与排箫音管1的吹口位置对应。
例5、本发明是在排箫音管1内侧的吹嘴部位装有横向滑道2,滑道2是板状体,吹管3的前端加工有凹槽,成为滑块4,吹管3为管状体,凹槽接触板状体滑道2的外侧上直角凸棱,吹管3前端口的大小和形状与嘴口风一致,吹管3前端口与排箫音管1的吹口位置对应。
例6、本发明是在排箫音管1内侧的吹嘴部位装有横向滑道2,滑道2是板状体,在一根吹管3的前端有一个滑块4,滑块4上开有一个凹槽,凹槽在滑道2的上棱处,吹管3为管状体,直角凹棱接触板状体滑道2的外侧上直角凸棱,吹管3前端口的大小和形状与嘴口风一致,吹管3前端口与排箫音管1的吹口位置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墨,未经李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30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负载连接器
- 下一篇:增强图像动态范围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