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潜浇口浮套顶出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2787.0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5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梁伯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安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国;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口 浮套顶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潜浇口浮套顶出机构,属于模具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产品生产中,为实现自动化生产或由于产品外观要求,往往会使用潜浇口进胶的方式对产品进行注塑填充。而潜浇口由于大部分水口完全处在模仁中,经常会造成顶出不平衡的状态,致使水口无法顺利顶出。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更加平衡的顶出水口的潜浇口浮套顶出机构,使其顺利脱模。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潜浇口浮套顶出机构,模具内设置有潜浇口和流道,特点是:与模具内流道相对的部位设有T形槽,T形槽里安装有T形浮套,T形浮套的凸出部置于T形槽的凹出部中,T形槽凹出部的长度大于T形浮套凸出部的长度,T形浮套中设有直孔,直孔中安装有与其相配的顶针。
进一步地,上述的潜浇口浮套顶出机构,其中,所述T形浮套中设有圆柱形直孔,圆柱形直孔中安装有与其相配的圆柱形顶针。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设计新颖,顶针顶出时,将充斥在冷料井中的料向外顶,受到塑胶料的粘性附着力的影响,浮套被带动向外顶,既而对处在浮套范围内的流道产生顶出力,这样大面积的顶出将大大提高顶出的平衡性,从而使潜浇口段水口能够更加顺利的脱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潜浇口浮套顶出机构,模具内设置有潜浇口和流道,与模具内流道相对的部位设有T形槽,T形槽里安装有T形浮套2,T形浮套的凸出部置于T形槽的凹出部中,T形槽凹出部的长度大于T形浮套凸出部的长度, T形浮套2中设有圆柱形直孔,圆柱形直孔中安装有与其相配的圆柱形顶针3。在注塑完成后,形成塑胶产品1,顶针3顶出时,将充斥在冷料井中的料向外顶,受到塑胶料的粘性附着力的影响,浮套2被带动向外顶,既而对处在浮套范围内的流道产生顶出力,这样大面积的顶出将大大提高顶出的平衡性。
产品进胶采用潜浇口的方式,流道下的顶针3置于一个可上下活动的浮套3中,浮套3具有可活动的距离。顶针3顶出时,浮套2受到冷料井中的塑胶料的粘性附着力的影响,随其一起顶出,使顶流道的作用面积加大,从而提高顶出的平衡性。顶出一段距离后,原本处在模仁中的潜浇口段被完全顶出,此时浮套2停止顶出,顶针3继续顶出,水口脱离浮套,最终完成顶出过程。
本发明潜浇口浮套顶出机构能更加平衡的顶出水口,使潜浇口段水口能够更加顺利的脱模。
需要理解到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安精密模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安精密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27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妇产科用新生儿脐带套管针
- 下一篇:一种数控转塔冲床的转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