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油滤清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2720.7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7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生;黄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01M11/03 | 分类号: | F01M11/03 |
代理公司: | 深圳冠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7 | 代理人: | 夏声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 滤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油滤清器,尤其是一种含有碱性物质的机油滤清器。
背景技术
机油滤清器是用于净化发动机机油的装置,其可以去除机油中的金属颗粒、胶状物质及其他杂质。传统的机油滤清器一般采用过滤膜滤除机油中的杂质颗粒,减少杂质颗粒对发动机零部件的磨损。
然而,传统的机油滤清器并不能去除机油中机油本身氧化产生的有机酸以及发动机在运行中产生的硫化物等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降低了机油的使用寿命,同时会腐蚀发动机的零部件,大幅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酸性物质对发动机的损伤重点体现在活塞环区域,这将导致气缸漏气,降低发动机动力输出、增加油耗、机油消耗量增加;进入燃烧室的机油燃烧后不仅会致使燃烧室严重积碳,而且会伴随废气进入排气管损伤后处理系统,导致排放超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去除机油中酸性物质的机油滤清器。
一种机油滤清器,其包括壳体、第一过滤单元、第二过滤单元与碱性过滤单元。第一过滤单元与第二过滤单元设于壳体内。碱性过滤单元由第二过滤单元包围。第二过滤单元由第一过滤单元包围。
上述机油滤清器通过第一过滤单元、第二过滤单元及碱性过滤单元的相互配合,可容易使机油的杂质或酸性物质得以有效除去,从而可达到去除机油中酸性物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机油滤清器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机油滤清器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机油滤清器100包括壳体11、第一过滤单元12、第二过滤单元14及碱性过滤单元16。第一过滤单元12、第二过滤单元14及碱性过滤单元16设于壳体11内。碱性过滤单元16由第二过滤单元14包围。第二过滤单元14由第一过滤单元12包围。
承上述,第一过滤单元12可为空心圆柱状,其主要用于阻挡机油20中较大的金属屑、油泥等大颗粒物质。第一过滤单元12可由聚丙烯棉形成,且第一过滤单元12中微孔的孔径可为10~50微米。特别地,第一过滤单元12可采用多层聚丙烯棉为原料层叠热粘合形成,在粘合的过程中,聚丙烯棉的层与层之间可形成三维的微孔结构分布,且这些微孔结构的孔径从靠近第二过滤单元14至远离第二过滤单元14的方向逐渐增大,以使第一过滤单元12内的孔结构形成梯度分布,从而增强第一过滤单元12的过滤的能力。
第二过滤单元14可为空心圆柱状,用于过滤机油20中的微粒、胶体或有机物等大分子物质。第二过滤单元14可由中空纤维超滤膜形成,且第二过滤单元14中微孔的孔径可为0.1~1微米。
碱性过滤单元16可为圆柱状,形成于第二过滤单元14的中空内部,其用于与机油20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中性盐,从而可达到去除机油20中酸性物质的目的。碱性过滤单元16可含有氧化钡(BaO)?氧化钙(CaO)?碳酸钙(CaCO3)?氢氧化钙(Ca(OH)2)?氧化镁(MgO)?碳酸镁(MgCO3)?氢氧化镁(Mg(OH)2)?偏铝酸钠(NaAlO2)?碳酸钠(Na2CO3)?氢氧化钠(NaOH)?氧化锌(ZnO)?碳酸锌(ZnCO3)与氢氧化锌(Zn(OH)2)之一或其混合物。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为增加碱性过滤单元16的有效表面积,从而增强碱性过滤单元16与机油20中酸的反应能力,碱性过滤单元16可由直径为3~5毫米的碱性颗粒组成;这些碱性颗粒可具有多孔蜂窝状结构;并且,碱性颗粒内孔的孔径可约为50~100微米。当碱性颗粒内孔的孔径约为50~100微米时,不仅可以使机油流动阻力较小,从而确保机油顺利通过,而且还能增加化学反应的比表面积,以更加充分的接触机油20中酸性物质,从而提升中和反应的速度。
使用时,机油20分别通过第一过滤单元12、第二过滤单元14及碱性过滤单元16。由于第一过滤单元12、第二过滤单元14及碱性过滤单元16的相互配合,从而容易使机油20的杂质或酸性物质得以有效除去。特别地,碱性过滤单元16可与机油20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中性盐,从而可达到去除机油20中酸性物质的目的。机油20中的酸性物质的去除可延长机油的使用寿命,避免酸性物质对发动机零部件的腐蚀,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减少发动机的油耗,降低发动机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27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割茬机
- 下一篇:报文的转发方法及其路由设备、识别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