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2647.3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7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奇夆;陈宗熙;谢朝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央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29/00;F21V5/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照明装置,特别关于一种具有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在制程与材料方面的不断改良,使得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大幅提升。不同于一般的日光灯或省电灯泡,发光二极管具有低耗电量、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发光响应时间短及体积小等特性,因此也逐渐地应用于照明设备,例如是室内灯具、手电筒、汽机车的头灯及其它的照明装置上。
请参照图1A所示,其为公知的一种照明装置1的示意图。照明装置1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11、一散热组件12以及一灯头13。其中,发光二极管11设置于散热组件12上,而灯头13与散热组件12连结,并与多个发光二极管11电性连接。另外,发光二极管11所产生的热量可通过散热组件12散发。当照明装置1安装于一灯座(图未显示)时,可通过灯头13将电力传送至发光二极管11,使发光二极管11被驱动点亮。
请参照图1B所示,其为单颗发光二极管11的出光角度的示意图。其中,纵轴为照明装置1的发光强度I,而横轴为角度。在图1B中,照明装置1的出光角度的定义为:发光二极管11所发出的能量分布最大值的1/e2(约最大值的13.5%)处的横轴所相距的宽度(即角度)。
然而,由图1B可发现,公知的发光二极管11所发出的能量分布最大值的1/e2处,其出光角度只有120度,因此,装载有发光二极管11的照明装置1,也是具有相同的出光角度。若要达到更大的出光角度的应用时,照明装置1根本无法达成。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出光角度可达到更大角度的应用,已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出光角度可达到大角度应用的照明装置。
本发明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照明装置包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以及一散热组件。发光二极管组件具有一出光角度。散热组件具有多个凸出部,各凸出部具有一顶面,发光二极管组件设置于顶面,顶面与一水平面之间形成一倾角,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出光角度与倾角的和介于90度与180度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组件包含一发光二极管芯片或一发光二极管封装体。
在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组件包含一透镜,出光角度为光穿透透镜的出光角度。
在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组件与顶面的接合方式包含焊接或黏合。
在一实施例中,散热组件为一热导管或一热管。
在一实施例中,散热组件的材质包含金属、合金或石墨。
在一实施例中,散热组件为实心或中空。
在一实施例中,倾角介于0度至180度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凸出部为直立或至少一个凸出部为倾斜。
在一实施例中,散热组件还具有一支持部,所述凸出部分别与支持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照明装置还包括一底座,散热组件设置于底座。
在一实施例中,照明装置还包括一灯头,其与发光二极管组件电性连接,底座设置于灯头。
在一实施例中,照明装置还包括灯罩,其设置于底座,发光二极管组件及散热组件设置于灯罩内。
承上所述,因依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散热组件具有多个凸出部,各凸出部具有一顶面。另外,发光二极管组件设置于顶面,而顶面与一水平面之间形成一倾角,且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出光角度与倾角的和介于90度与180度之间。借此,与公知技术相较,当照明装置的出光角度变大时,多个倾斜的凸出部不会阻挡到照明装置发出的大角度光线。另外,可通过散热组件的凸出部的顶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倾角来改变照明装置的出光角度,使照明装置的出光角度可达到大角度的应用。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凸出部为倾斜,因此,还可加大与水平面之间所形成的倾角,使照明装置的出光角度可达到更大角度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A为公知的一种照明装置的示意图;
图1B为公知的照明装置1的出光角度的示意图;
图2A及图2B分别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照明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及立体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态样的照明装置的示意图;
图3A及图3B分别为本发明另一态样的照明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及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4及图5分别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2、2a、3、4:照明装置
11:发光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央大学,未经中央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26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楼安全快速逃生用变径绳
- 下一篇:多工位自动热转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