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孔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2551.7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4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凌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海鑫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01 | 分类号: | B26D7/01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孔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孔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打孔夹具,包括夹具座、设置于所述的夹具座上用于安装加工工件的安装架、用于夹紧所述的加工工件的夹具,所述的加工工件位于所述的安装架与所述的夹具之间,通常安装架与夹具座相固定地连接,打完一个孔后,需要将夹具解开,转动加工工件后再打其他的孔,操作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打孔夹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打孔夹具,包括夹具座、设置于所述的夹具座上用于安装加工工件的安装架、用于夹紧所述的加工工件的夹具,所述的加工工件位于所述的安装架与所述的夹具之间,所述的安装架与所述的夹具座通过第一转轴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安装架与所述的夹具座之间设置有将两者锁定于至少两个工作位置的锁定机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的安装架上的至少两个锁孔、与所述的夹具座相滑动地设置的锁销,所述的锁定机构具有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当所述的锁定机构位于锁定位置下,所述的锁销插在其中一个所述的锁孔内,当所述的锁定机构位于解锁位置下,所述的锁销与所有所述的锁孔都相脱离。
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锁销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的第一转轴的轴心线方向相平行。
在某些又一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锁定机构还包括使得所述的锁销稳定地插在所述的锁孔内的锁定弹性件,所述的锁定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的锁销与所述的夹具座之间。
在某些再一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锁定机构还包括便于操作者将所述的锁定机构由锁定位置转换至解锁位置的解锁件,所述的解锁件的大至中部与所述的夹具座通过第二转轴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解锁件的一端部与所述的锁销相固定地连接,所述的解锁件的另一端部供操作者握持。
在某些再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锁销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的第二转轴的轴心线方向相空间垂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夹具与所述的安装架之间设置有复位弹性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夹具座上具有供打孔钻穿过的定位孔。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打完一个孔后,将锁定机构解锁,相对夹具座转动安装架一定角度后,再将锁定机构锁定,再打第二个孔,操作较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一;
附图2为本发明的示意图二;
附图3为本发明的示意图三。
其中:1、夹具座;2、加工工件;3、安装架;4、夹具;5、锁孔;6、锁销;7、解锁件;8、第二转轴;9、复位弹性件;10、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附图3所示,一种打孔夹具,包括夹具座1、设置于所述的夹具座1上用于安装加工工件2的安装架3、用于夹紧所述的加工工件2的夹具4,所述的加工工件2位于所述的安装架3与所述的夹具4之间,所述的安装架3与所述的夹具座1通过第一转轴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安装架3与所述的夹具座1之间设置有将两者锁定于至少两个工作位置的锁定机构。
所述的锁定机构不是本发明的发明要点,只要是能够将两个相转动的部件相锁定于至少两个工作位置的锁定机构都能在此使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的安装架3上的至少两个锁孔5、与所述的夹具座1相滑动地设置的锁销6,所述的锁定机构具有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当所述的锁定机构位于锁定位置下,所述的锁销6插在其中一个所述的锁孔5内,当所述的锁定机构位于解锁位置下,所述的锁销6与所有所述的锁孔5都相脱离。通过不同锁孔之间的位置,还可以确定打孔时,加工工件2上的孔的相对位置,打孔更精确,不会出现打偏的情况。
如附图1所示,所述的锁销6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的第一转轴的轴心线方向相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海鑫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海鑫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25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雷达系统及车辆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遥控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