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投光泛光灯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2355.X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9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徐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益民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7/12;F21V19/00;F21V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316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投光泛光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外照明,尤其涉及一种室外照明用的投光泛光灯具。
背景技术
投光泛光灯一种常用的照明灯具,被广泛用于各种场合。目前的投光泛光灯的电器箱一般与光源设置在一个腔体内,由于光源产生的热量会影响电器箱内部各个组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进一步会影响投光泛光灯具的使用寿命。此外,一般的投光泛光灯反射出来的光束分散,容易造成光污染,影响周围的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投光光束集中,电器箱与光源分开设置的新型投光泛光灯具。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投光泛光灯具,包括主体、底部支架和电器箱,所述主体安装在底部支架上,所述电器箱安装在底部支架的一侧,所述主体包括壳体、光源、电机和投光板,所述光源设置在壳体内部并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内置于主体背部,所述投光板安装在壳体上,所述主体两侧与底部支架连接处设置有刻度板,所述刻度板通过螺栓与主体和底部支架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电器箱与电机之间电性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投光板厚度为5-8mm,所述投光板外设置有一防护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主体还包括一遮光板,所述遮光板内置于壳体内部。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把电器箱安装在底部支架上,与光源分开设置,保证了电器箱内各组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在主体上内置一遮光板,使投光光束集中,减少了散射光造成的光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透光泛光灯具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透光泛光灯具的右视图;
其中:1、主体,2、底部支架,3、电器箱,4、壳体,5、光源,6、投光板,7、刻度板,8、螺栓,9、防护网,10、遮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请参阅图1至图2,一种投光泛光灯具,包括主体1、底部支架2和电器箱3。所述主体1安装在底部支架2上,所述电器箱3安装在底部支架2的一侧。
所述主体1包括壳体4、光源5、电机和投光板7,所述光源5设置在壳体4内部并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内置于主体1背部,所述投光板7安装在壳体4上。所述壳体4采用铝合金高压压铸制成。所述投光板7由一钢化安全玻璃制成,其厚度为5-8mm,在投光板7外设置有一防护网9,该防护网9为不锈钢防护网。
本发明的投光泛光灯具上的电器箱3安装在底部支架2上,与光源5分开设置,保证了电器箱3内各组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所述电器箱3内部预先接线,这样使得安装过程更加方便,该电器箱3进一步与电机之间电性连接。
所述主体1还包括一遮光板10,所述遮光板10内置于壳体4内部,使得投光光束更加集中,保证了光束的安全利用,减少了散射光造成的光污染。
所述主体1两侧与底部支架2连接处设置有刻度板7,所述刻度板7通过螺栓8与主体1和底部支架2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支架2与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底部支架2的转动角度为0度至180度。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旋转刻度板7可以调整底部支架2的转动角度,进一步可以调整光源5的投射角度,保证了光源5的投射范围,使得光源5的照射角度更为精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电器箱3安装在底部支架2上,与光源5分开设置,保证了电器箱3内各组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主体1上内置一遮光板10,使得投光光束更加集中,保证了光束的安全利用,减少了散射光造成的光污染;主体1两侧与底部支架2连接处设置有刻度板7,通过旋转刻度板7可以调整底部支架2的转动角度,进一步可以调整光源5的投射角度,保证了光源5的投射范围,使得光源5的照射角度更为精准。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益民,未经徐益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23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