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饰用脸部配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2123.4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0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叶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嘉庆 |
主分类号: | A41G7/00 | 分类号: | A41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饰 脸部 配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仪式、庆典、戏剧、及化妆舞会使用的装饰用面具,不涉及传统电焊面罩、安全防护面罩、眼镜、护目镜。
背景技术
传统装饰用面具,是配戴在使用者头上并遮盖住脸部,配戴时藉由面具两侧末端连接的松紧带强力收缩,而紧贴于使用者的脸部,这样会造成压迫感、阻碍呼吸、影响视线,故不适宜长久配戴。
此外,松紧带紧束在头上,容易破坏使用者的发型,而且配戴或卸除时很容易与头发产生拉扯。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配戴方便、避免对脸部产生压迫感,且能适宜长久配戴、卸除时不会拉扯头发、更能便于展开或收折的装饰用脸部配件,便成为本发明的主要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手段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饰用脸部配件,包括:
一能遮盖使用者脸部的装饰面具1;
一藉由铆钉6a穿过并入于装饰面具1右侧边之枢孔13内、且枢接在装饰面具1右内侧面、并能旋转调整角度的第一脚架部2;
一藉由铆钉6b穿过并入于装饰面具1左侧边之枢孔13内、且枢接在装饰面具1左内侧面、并能旋转调整角度、且对应上述第一脚架部2而将装饰面具1定位于脸部前的第二脚架部3;
所述装饰面具1,其对应于脸部之眼睛处设有镂空孔11,在装饰面具1的两侧边缘设置朝外侧凸出于装饰面具1外表面的隆起部12,该隆起部12的反面形成凹陷于装饰面具1内表面的凹槽121,而枢孔13的左右两侧皆具有对称设置的隆起部12及凹槽121;
所述第一脚架部2和第二脚架部3,自枢接处往一端朝内呈圆弧弯曲延伸、且为长节、并能贴合于使用者100头部外围、夹持在使用者耳部上、并将装饰面具1定位于脸部前的夹持段4;及
所述第一脚架部2和第二脚架部3,自枢接处往另一端呈弓形延伸、并为短节之扣勾状、且与上述夹持段4对应配合、又扣入凹槽121内之后、能使第一脚架部2和第二脚架部3定位不动的定位段5。
根据上述,所述隆起部12是由装饰面具1两侧末端起,延伸至镂空孔11、再沿着镂空孔11顶缘往前延伸至装饰面具1的眉心部位为止。
根据上述,所述隆起部12呈长条状位在装饰面具1左右两侧,而枢孔13是位在该长条隆起部12的中央。
根据上述,所述隆起部12呈二点状并对称分布于装饰面具1左右两侧边,而枢孔13则位在二点状隆起部12的中央。
根据上述,所述与装饰面具1枢接的第一脚架部2和第二脚架部3之内侧面处设置圆孔槽71,于圆孔槽的中央设置穿孔72,所述圆孔槽71能埋置铆钉头61,而穿孔72能对应上述枢孔13以供铆钉6穿过,又铆钉6之铆钉尾62位于装饰面具1的外侧面。
藉由本发明的实施,能达到下列功效:
1.本发明第一脚架部2、第二脚架部3分别枢接在装饰面具1的两侧边,能产生360度的旋转作用,当第一脚架部2、第二脚架部3展开后,就能贴合于使用者头部外围、夹持在使用者耳部上、并将装饰面具1定位于脸部前,如此便能避免对脸部产生压迫,适合长久配戴,而当第一脚架部2、第二脚架部3收折后,就能减少空间占用而易于包装、收藏及便于携带。
2.当第一脚架部2、第二脚架部3展开后,透过定位段5前端扣入装饰面具1之隆起部12反面的凹槽121内,便能使第一脚架部2和第二脚架部3定位不动,达到定位容易,夹持稳固,不会在受震后有脱落之虞。
3.装饰面具1之隆起部12具有巩固及补强作用,使装饰面具1两侧不易受压变形,强化装饰面具1的强度,同时也能避免冷缩热涨时的形变产生。
4.由于第一脚架部2、第二脚架部3如同眼镜的配戴方式,是夹挂在使用者耳部上,所以不会迫坏使用者发型,而且在卸下时,也不会拉扯头发。
5.能在不增加结构复杂度及整体重量的前提下,透过铆钉6将第一脚架部2、第二脚架部3与装饰面具1快速枢设结合,又铆钉头6埋入脚架部的圆孔槽71内,能避免凸出而压迫使用者的侧脸,达到配戴安全及舒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图1装饰面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的X-X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二脚架部后收折后的立体图。
图5:为图1脚架部展开后的右侧视图。
图6:为图5之Y1-Y1剖面图。
图7:为图5之Y2-Y2剖面图。
图8:为接续图7之脚架部旋转后的示意图。
图9:为图1脚架部收折后的右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嘉庆,未经叶嘉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21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氟水性聚氨酯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塑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