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旧报纸-废旧书刊纸中性脱墨剂、制备方法与脱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1468.8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7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效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21C5/02 | 分类号: | D21C5/02;C09D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 报纸 书刊 中性 脱墨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弃印刷材料循环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旧报纸-废旧书刊纸中性脱墨剂,还涉及该废旧报纸-废旧书刊纸中性脱墨剂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废旧报纸-废旧书刊纸中性脱墨剂的脱墨方法。
背景技术
废旧报纸和废旧书刊纸是国内脱墨浆生产线所使用的两种主要废纸,也是我国每年进口的主要废纸原料。如2003年进口废旧新闻纸和废旧书刊纸288.77万吨,占当年进口废纸总量的31.31%。据中国造纸协会统计,2009年,我国消费新闻纸461万吨,消费未涂布印刷书写纸1497万吨。这些纸张在经过印刷及使用后,大部分变为废纸。通常来说,废旧报纸经脱墨后非常适用于再次用作卷筒新闻纸的抄造原料,此外还广泛用于抄造生活用纸和一般文化用纸。废旧书刊纸主要包括废旧杂志、印刷着色不含或仅含少量机械浆的废旧书刊等,也是二次纤维回用中使用量较大的废纸原料之一,此类废纸经脱墨处理后,除去颜色及油墨,可用作瓦楞原纸、有光纸、文化信息用纸等的抄造,也可生产纸板以及作为生产新闻纸的配抄。
近年来,全国纸浆消费总量随着纸及纸板生产量的增长呈增加趋势。纸浆结构中,非木浆比例继续呈明显下降趋势,废纸浆增幅加大,支撑着纸浆结构的调整。2004年我国废纸浆消耗量2305万吨,其中进口废纸量1230万吨;至2009年全国废纸浆消耗量已达4939万吨,占纸浆消耗总量的62%,其中进口废纸浆2200万吨。很显然,废纸资源将在今后的造纸原料结构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废纸作为今后造纸用浆的重要原料之一,采取正确的措施提高其回用率对当前造纸业及环境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可大大节约植物纤维资源,减少对森林的砍伐,保护生态环境。每利用一吨纸浆,相当于节约3~5m3木材,1.2吨标准煤,600度电,100m3水,300Kg化工原料,并减少75%的空气污染,35%的水污染,节省3m3的垃圾填埋场空间,在国外把废纸回收称之为城市里的“第四种森林”。
2)节约投资,降低成本。用废纸制浆,投资只需同等规模工厂的20%~30%。
3)减轻环境污染。使用二次纤维与使用植物原料相比,对环境的污染要小的多,同时废纸浆的三废治理比化学浆容易,完全可以达标排放,故使用废纸对企业环保有极大的改善。
4)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与化学法、机械法和化学机械法制浆相比,废纸制浆生产工艺流程较简单,能耗较低。生产1吨废新闻纸浆比生产1吨磨木浆节约75%左右的能量,生产1吨高白度脱墨浆较生产1吨化学浆节约能量50%以上。
目前,我国废纸脱墨行业大多采用碱法脱墨法,即采用碱性脱墨剂,在一定温度下通过对废纸浆进行熟化、脱墨、分散、碎解等过程,在碱性作用下通过表面活性剂作用,将油墨粒子与纤维分离,然后再对脱墨浆进行稀释、浮选、洗涤或浮选加洗涤等工序,最终获得脱墨浆。碱性脱墨工艺比较成熟,脱墨效率也比较高,但碱性脱墨也存在着诸多缺点。其中一个缺点就是由于该脱墨方法在强碱性环境下进行,脱墨后形成的强碱性脱墨废水COD较高,使得废水处理难度加大。如果不经处理排放到自然界中,将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严重违背“节能减排”以及“绿色环保”等科学发展观念;不仅如此,因为脱墨过程的强碱性还容易使得纸浆在脱墨过程中出现“碱性变黑”问题,影响纸浆白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废旧报纸-废旧书刊纸中性脱墨剂,避免了现有技术使用碱性脱墨剂而产生的腐蚀性大,污染环境的问题,且脱墨效果好。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了该废旧报纸-废旧书刊纸中性脱墨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该废旧报纸-废旧书刊纸中性脱墨剂的脱墨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旧报纸-废旧书刊纸中性脱墨剂,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组分组成:硬脂酸钠10~1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5~20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5~3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0~30份,水20~30份。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旧报纸-废旧书刊纸中性脱墨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以下组分:硬脂酸钠10~1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5~20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5~3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0~30份,水20~3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14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