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转设备的防漏料装置及调节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1403.3 | 申请日: | 2011-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8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圣火科技(河南)有限责任公司;李志鹏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F23J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设备 防漏 装置 调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装置属于回转设备的的喂料部分,特别涉及一种回转设备的防漏料装置。
背景技术
回转设备的回转筒体旋转时支撑轮和回转筒体通过轮带接触,在工作过程中因摩擦在接触面产生磨损,导致回转筒体下沉,因伸入到回转筒体内进渣器上的静密封环是静止的,致使静密封环和回转筒体上的动密封环在配合处间隙发生变化从而使动静密封环在接触磨损。回转设备如滚筒冷渣机处理物料过程中,高温物料从进渣器经过动静密封环输送到回转筒体内,在筒内旋转输送的同时得到冷却,冷却后的炉渣经出渣管排出,再经输送带、提升机运送至渣仓。进入冷渣机的物料温度在900℃左右,冷渣机在处理该高温物料时为高温干摩擦造成转动部件的磨损及密封问题,一般措施很难解决,漏渣等问题较为突出,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较短。刚出炉的细灰温度很高,极其干燥,因此泄漏出的料在空气中漂浮,方圆几十米内环境受到很大影响,地面、设备以及树木上也常积满细灰,虽经常清扫,也难以保持清洁。如果积灰能够返回入渣室或让进渣器上的静密封环能根据回转筒体的下沉而向下调节就能降低接触面磨损速率,保证无明显漏灰,减少粉尘污染。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由于高温物料余热回收装置多为回转设备,回转筒体回转时支撑轮和回转筒体轮带接触处因摩擦产生磨损导致回转筒体下沉,伸入到回转筒体内进渣器上的静密封环是静止的,静密封环和回转筒体上的动密封环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上部间隙小,下部间隙大。刚出炉的灰渣温度高达900℃左右,动静环之间为高温干摩擦,一旦进入回转筒体的灰渣积灰高度到达动静环结合处,细灰就极易侵入密封面,使密封面发生磨损,导致动密封环和进渣器上的静密封环之间的间隙变大,更多的细料又进入间隙加剧磨损。如此反复,产生恶性循环,密封件磨损越来越严重,动静密封环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漏料量也越来越大,造成设备的处理效果不理想。
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高温物料余热回收装置的防漏料装置及方法,尤其适用于冷渣器等回转设备的进料密封装置。在进渣端采用带疏导式的防漏渣装置,其原理为类似集水井与下水道疏导雨水,即在可能漏渣的部位设置有一个集渣导料槽,在集渣导料槽下部设置多个与导料管对齐的导料孔,热渣在动静间隙间向外泄漏的过程中,遇到集渣导料槽,便自然落入集渣导料槽内,落入集渣导料槽内的细渣掉进导料管内,由于导料管呈弯折状,掉进导料管内的细渣先积存在其中,在导料管随回转筒体旋转到某一个位置时,导料管内的细渣返回回转筒体内,如此周而复始,从而实现了漏渣的目的。在动密封环和静密封环下部间隙过大时,漏料量超过集渣导料槽的导料能力时料就会从动密封环下部间隙泄漏出回转筒体。这时需要调整固定在进渣器左右支撑板上的调节螺母,调节进渣器上的静密封环使其下降到合适的位置,以不漏料又不会与回转筒体咬合为准。通过以上方法就可以实现使泄漏的料及时返回回转筒体内,从而防止了渣料的泄漏。
有益效果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减少动密封环的磨损,增加回转设备的使用寿命,防止细料泄漏,减少粉尘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一种回转设备的防漏装置的主视局部剖视图。
附图2为一种回转设备的防漏装置的导料管和护管的布置示意图。
附图3为一种回转设备的防漏装置的右视局部剖视图。
1. 动密封环 2. 底环 3. 固定螺栓 4. 支撑螺栓 5. 护管 6. 导料管 7. 回转筒体 8. 导料孔9. 静密封环10. 底座11. 支撑板12. 事故放料口13. 进料口14. 进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圣火科技(河南)有限责任公司;李志鹏,未经圣火科技(河南)有限责任公司;李志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14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热暖风机发热体
- 下一篇:粉状茶叶防潮脱氧保鲜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