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粉针剂的配药方法及其配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1119.6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0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董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汶河医疗器械研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00 | 分类号: | A61M5/00;A61J1/2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田玉兰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针剂 配药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粉针剂的配药方法及其配药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外现有医疗中对输入液体的配药方法,均是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吸少量液体注入盛装粉针剂药瓶中,待药粉充分溶解再用注射器回抽然后注入液体瓶中。上述方法存在以下不足:其一、药物浪费,由于注射器只能抽取少量液体,盛装粉针剂药瓶的内部空间也很小,每次只能注入很少的液体(通常2-3ml)去溶解药粉,如此高浓度的药液即使在药瓶和注射器内残留很少(0.2-0.3 ml)也会有较多的药物浪费。所以目前的配药方法一般会造成约10%的药物浪费。其二、过程繁琐,配液时需先用注射器抽吸液体→注入药瓶(如药瓶中产生正压还需排气)→拔出注射器→摇动药瓶待药粉溶解→用注射器再回抽粉针剂溶解液(如药瓶中产生负压还需注入气体)→最后注入液体瓶中。如果一组液体中需配置多只或多种药品,上述过程就需重复进行;如果药粉溶解速度较慢配药时间也将会较长。其三、容易污染,由于配液过程中注射器针头反复暴露在空气中并穿刺药瓶和液体瓶瓶塞,加之有可能还要注入气体,液体被污染机会加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少药物浪费、简化配药过程、降低配药过程中药物遭受污染的几率的用于粉针剂的配药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药物浪费、简化配药过程、降低配药过程中药物遭受污染的几率的用于粉针剂的配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粉针剂的配药方法,首先建立药瓶与液体瓶之间密闭的循环通道;利用外力驱动促使循环通道内部产生抽吸力;抽吸液体瓶中的液体进入到药瓶中溶解药粉,药粉溶解液再回注到液体瓶中;抽吸空气进入到药瓶中,将药瓶和循环通道中残留的药粉溶解液最大限度地排挤到液体瓶中,完成将药瓶中的药粉充分地转移到液体瓶中的配药过程。
一种实现所述配药方法的配药装置,它包括驱动装置和配药器,配药器由置换杆和弹性软管组成,置换杆两端尖锐,一端为插入液体瓶端,设有吸孔和出孔,另一端为插入药瓶端,设有进口和出口,置换杆的腰部设两个凸出的第一连接嘴和第二连接嘴,弹性软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嘴和第二连接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嘴与置换杆一端的吸孔贯通,第二连接嘴则与置换杆另一端的进口贯通,经弹性软管连接构成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中的弹性软管与驱动装置卡槽相适配;置换杆一端的出孔与另一端的出口直接贯通形成第二通道。
所述的置换杆为一体式短杆结构,置换杆插入液体瓶的一端,其长度小于液体瓶液面与其瓶塞之间的间距;置换杆插入药瓶的一端,其出口设在紧邻药瓶的瓶塞处。
所述的置换杆为一体式长杆结构,置换杆插入液体瓶的一端,其长度大于液体瓶液面与其瓶塞之间的间距,其吸孔处于液体瓶的液面之下,其出孔处于液体瓶的液面之上;置换杆插入药瓶的一端,其入口设在紧邻药瓶的瓶塞处。
所述的置换杆为分体式短杆结构,即将置换杆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分离,由吸孔、第一连接嘴、弹性软管、第二连接嘴和入口组成的第一通道单独制成第一置换杆,由出口和出孔构成的第二通道单独制成第二置换杆;第一置换杆插入液体瓶的一端,其长度小于液体瓶液面与其瓶塞之间的间距;第二置换杆插入药瓶的一端,其出口设在紧邻药瓶的瓶塞处。
所述的置换杆为分体式长杆结构,即将置换杆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分离,由吸孔、第一连接嘴、弹性软管、第二连接嘴和入口组成的第一通道单独制成第一置换杆,由出口和出孔构成的第二通道单独制成第二置换杆;第一置换杆插入液体瓶的一端,其长度大于液体瓶液面与其瓶塞之间的间距,其吸孔处于液体瓶的液面之下, 第一置换杆插入药瓶的一端,其入口设在紧邻药瓶的瓶塞处;第二置换杆插入液体瓶的一端,其出孔处于液体瓶的液面之上。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用于粉针剂的配药方法及其配药装置,通过在药瓶与液体瓶之间形成一个能够使液体和气体充分交换并可以稀释置换药粉的循环通道,对药瓶中药粉充分稀释交换并排空,最大限度减少了药物浪费;配药的全过程通过外界驱动装置自动完成,大大简化了传统配药方法复杂冗繁的操作;配药过程是在一个密闭的管路中完成,减少了污染的机会。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配药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配药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一体式短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配药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一体式长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配药装置第三种实施方式(分体式短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汶河医疗器械研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兰州汶河医疗器械研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11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镀膜装置
- 下一篇:实现TMC移动导航终端的增量信息更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