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平面侧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0356.0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1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蒋维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维峰 |
主分类号: | B60S11/00 | 分类号: | B60S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董琪 |
地址: | 6181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平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移动装置,具体说是一种汽车平面侧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汽车已成为人们理想的交通工具,现有汽车都依靠传统的前进、后退、左右转向移动的方法,停车、入库。在遇到汽车靠边停车、入库而距离比较短时,车辆就很难倒车入库(或想要比别人提前出车库)。
还有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有爆胎后需换胎的时候,而这时换胎人只能趴在地上用手提式千斤顶将车辆顶起来更换轮胎,可能还会弄得满身脏,这些难题已成为当今社会汽车使用人的头等大事项,尤其新手上路的驾驶人头疼事项,往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与精力,有时还会有小刮小擦等伤到换胎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平面侧移装置,汽车不用手提式千斤顶就可以自动离地升起以便更换轮胎,无需前后移动就可以直接侧移位置来到达理想的停车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单独手动控制,亦可单独遥控器控制。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平面侧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侧移支撑架11,其数量与汽车轮胎数量相同,每个汽车轮胎的内侧分别设置一个,且侧移支撑架与汽车底盘着力处固定连接,
每个侧移支撑架的结构均相同,包括以下部件:
前后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7,
第一连接板1的下表面设有与其垂直连接的支撑圆柱2,
支撑圆柱2的下端设有能沿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7排列方向90度弯折的第一活动连接头3,
第一活动连接头3的下端与纵向液压千斤顶4的底座固定连接,
纵向液压千斤顶4的活塞端和轮子支架5固定连接,
轮子支架5上设有电动轮子6,所述电动轮子6的移动方向与汽车轮胎的移动方向垂直,
在纵向液压千斤顶4的外壳体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活动连接头10,
斜向液压千斤顶9的活塞端与第二活动连接头10连接,斜向液压千斤顶9的底座与第二连接板7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斜向液压千斤顶9的底座通过转接件8与第二连接板7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纵向液压千斤顶4至少为能支持2吨以上重量的液压千斤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纵向液压千斤顶4和斜向液压千斤顶9均通过液压油输送管与液压泵相连,所述液压泵设置在后备箱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电动轮子6通过线缆从汽车电瓶取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电动轮子6的速度为5公里/小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设于车体左侧的电动轮子6的转动方向均相同,设于车体右侧的电动轮子6的转动方向均相同,且设于车体右侧的电动轮子6的转动方向与设于车体左侧的电动轮子6的转动 方向相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电动轮子6和液压泵均设有相应的电控箱,所述电控箱设于车内,电控箱的手动操控面板设于驾驶座位前面的仪表面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控箱设有与其配套的无线遥控器。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平面侧移装置,汽车不用手提式千斤顶就可以自动离地升起以便更换轮胎,无需前后移动就可以直接侧移位置来到达理想的停车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单独手动控制,亦可单独遥控器控制。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汽车平面侧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平面侧移装置,包括:
若干侧移支撑架11,其数量与汽车轮胎数量相同,每个汽车轮胎的内侧分别设置一个,且侧移支撑架与汽车底盘着力处固定连接,
每个侧移支撑架的结构均相同,包括以下部件:
前后(车头为前,车尾为后)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7,例如:分别通过螺母将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7与汽车底盘着力处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板1的下表面设有与其垂直连接的支撑圆柱2,
支撑圆柱2的下端设有能沿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7排列方向90度弯折的第一活动连接头3,
第一活动连接头3的下端与纵向液压千斤顶4的底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维峰,未经蒋维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03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热水、纯净水、热蒸气一体器
- 下一篇:一种高耐久性管桩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