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疟原虫感染血中白细胞的过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9969.2 | 申请日: | 201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7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陶志勇;高琪;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志勇;王辉 |
主分类号: | B01D29/085 | 分类号: | B01D29/085;B01D29/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高松 |
地址: | 21407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疟原虫 感染 白细胞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具体讲涉及一种去除疟原虫感染血中白细胞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疟疾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全球每年发病人数约2.5亿,受疟疾威胁的人口约为30亿,因恶性疟感染死亡者,每约80万人,多为5岁以下儿童。间日疟在全球分布更为广泛,也是中国主要的虫种。
对疟原虫的生物学等性质进行透彻的研究,是做防控疟疾工作的重要基础。体外传代培养技术的建立,使恶性疟原虫的研究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研究材料,对恶性疟疫苗侯选分子研究的突破起到了重大作用。相对于恶性疟,间日疟的各项研究均不够深入,除了间日疟的致病相对温和,常被忽视外,间日疟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加大了这一差距。首先间日疟的体外培养技术不成熟,仅能短期培养,并且在培养期间感染率不会明显增高,反而会下降。其次,间日疟的模型动物是珍稀非人灵长类动物,不易获得,且在动物体内传代的原虫与人自然感染的生物学性质有所不同,不能代表自然感染疟原虫的全部特性。鼠疟易于传代,原虫血症高,成为众多疟原虫相关研究的现实的动物模型。然而,人源和动物来源感染血样中均含有在数量和原虫相当宿主白细胞,其代谢能力旺盛,是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中的重要污染,必需尽可能去除。
目前,感染血样中白细胞的去除方法通常有CF11柱法和磁性分离技术等。CF11纤维素粉制备的过滤柱虽然有较好的去除白细胞的功能,但是其柱床体积较大,过滤后红细胞损失较多,且含有成熟阶段疟原虫的感染红细胞易被截留,加剧了虫体实验样品的损失,具操作繁琐耗时,常导致疟原虫活性的降低,实验结果不可靠。磁性分离技术基于疟原虫代谢产物疟色素所含铁能被磁力所吸引,达到分离目的,然而环状体期疟原虫疟色素含量少,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常吞噬疟色素,导致磁性分离技术并不可靠。
因此,需要发明一种简便快速、高效且经济材料与方法,去纯化疟原虫感染血样,即能高效去除白细胞,又能最大限度的收获疟原虫感染红细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能够去除疟原虫感染血中白细胞的过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去除疟原虫感染血中白细胞的过滤装置,包括有过滤器组件和滤芯,所述过滤器组件包括有形状相同的上过滤器部件和下过滤器部件;所述上下两个过滤器部件的形状为喇叭口形;所述上下两个过滤器部件中间设置有滤芯。
所述上下两个过滤器部件之间为螺旋连接或锁扣连接。
所述滤芯为圆柱体形状;所述滤芯为截留白细胞无纺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去除疟原虫感染血中白细胞的过滤装置,整体材料可由环氧乙烷灭菌,以无菌形式提供一次性使用。含有疟原虫感染红细胞的生物样品可由各种等渗缓冲液稀释,白细胞过滤的效果相同。如:生理盐水、磷酸盐缓冲液(PBS)、RPMI 1640培养液、McCoy's 5A培养液等。滤器可以99%去除10ML间日疟原虫感染血中的正常含量的白细胞,使用注射适度缓慢推入样品,有助于去除更多白细胞;感染红细胞的回收率约在95%,经多次洗涤有助于提高感染红细胞的回收率。本发明的过滤装置,其过滤材质新颖,效果明确,滤器设计科学合理、过滤方法实用方便,一方面保证能高效去除样品中的白细胞,同时,能够回收到绝大部分的纯化后的疟原虫感染红细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去除疟原虫感染血中白细胞的过滤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去除疟原虫感染血中白细胞的过滤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去除疟原虫感染血中白细胞的过滤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为上过滤器部件,2为下过滤器部件,3为滤芯,4为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有多种实施方式,实施例中只是用来表示实施过程及部分最终产品,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志勇;王辉,未经陶志勇;王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99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