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果蔬基质栽培技术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28812.8 申请日: 2011-08-11
公开(公告)号: CN102356746A 公开(公告)日: 2012-02-22
发明(设计)人: 胡生明 申请(专利权)人: 胡生明
主分类号: A01G31/00 分类号: A01G31/00;A01C21/00;C05F15/00;C05F17/00
代理公司: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代理人: 徐光熙
地址: 330218 江***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有机 基质 栽培技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自然与农业及节能、环保技术领域。涉及有机果蔬简易高效基质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世界无土栽培商业化生产是从二战时期“砂耕”方式开始的,逐渐有了岩棉耕、袋耕,70年代后发展了营养液膜(NFT)系统、浮根栽培、雾耕、潮汐灌溉系统等无土栽培方式,这些营养液栽培方式都有共同的缺点,如成本高、污染环境、操作管理困难、产品质量不达标等。

无土栽培在我国起步较晚,其情形更不例外,在七五期间主要是引进研究和比较各种无土栽培的优劣,至七五期未逐渐形成北方的基质栽培,东南沿海的营养液膜栽培(NFT栽培)和华南的深水培,但都是用营养液来灌溉作物根系。作物需要的16种元素除了碳、氢、氧是从空气和水中获得外,其余的13种元素如大量元素氮、磷、钾、钙、镁、硫和微量元素铁、硼、锰、锌、铜、钼和氯,都是从化肥配制的营养液中吸收。营养液的配制和管理需要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并受过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来操作,它难以被一般生产者掌握,同时由于营养液中硝态氮含量过高,不符合食品安全生产标准,这些因素都限制了无土栽培这一高新农业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如陕西省西安杨凌为代表的无土栽培都是用化肥配制的营养液来促使作物达到高产而不是高质,且采用有机玻璃连栋大棚及电脑系统通风降湿等超豪华栽培系统,其亩投资成本远超亩产值,因而只适宜观赏而不利于推广;北京京大高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基质栽培,虽将无土栽培简易高效化,但由于没有制定水肥标准化管理,为了使作物处于最佳生长状态达到高产目的,仍需要用营养液来不断补充养分,导致产品不能达到有机食品标准。

因此,如何以保持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为基础,配制能满足植物生长的多种养分基质的最佳配方,代替土壤与化肥及其配制的营养液,并使其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而植物产量与品质大幅提高;如何建立依据不同蔬果的不同栽培模式、不同品种、不同条件环境、不同生长期和基质不同时期的含水量探索水、肥、气协调地,最适合植物生长条件环境的水、肥管理系统及其定量施用的指标,以求节水、节肥、节药、节本、省力、省工地保持植物最佳生长状态,达到有机果蔬生产的简易高效目的,从而,实现自然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高效有机农业可持续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机果蔬简易高效基质栽培技术。充分利用农村再生资源(作物秸杆、菇渣、锯末)与农家蓄禽粪便及河沙配制能满足植物生长的多种养分的富养基质,代替化肥及其配制的营养液;建立简易科学的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水、肥施用标准及其配套栽培系统;并将其整合集成导入有机果蔬生产,达到我国有机农业由依靠土壤与自然的低效向依靠科技进步的高效转变目的。产品通过农业部绿色食品定点监测中心检测,达到有机食品(GB/T1963.1-2005)标准。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1、富养有机基质的配制与肥料施用标准化

有机基质选择的基本原则是适用性和效益性。因而,依据基质物理和化学性质,要求基质的容重小,粒径适当,总孔隙度较大,吸水、持水力強,基质水气比协调,化学稳定性强,酸碱度适宜,并能提供适合植物最佳生长的各种养分。且应立足本地实际,发挥资源优势,大大降低栽培成本,提高各种效益。有机基质养分齐全,肥效持久,养分释放平稳缓慢,氮释放在20周随加入量增加而减少,由24.5%~17.9%;钾后期释放较氮、磷快的特点,很适合茄果、瓜类,盛果期需钾多需求,通过对农作物秸秆、废菇渣、锯末等测定碳氮比,使其调整到30:1以下,然后加入农家肥及河沙按一定比例混合、粉碎、拌匀,充分腐熟发酵,制成富养有机基质,否则,需要追施大量氮肥,并且分解迅速,容易板结,且不利于有机果蔬生产。

混合基质的配制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将农村废弃物如农作物秸杆、废菇渣、锯末等及各种农家肥如牛、鸡、鹌鹑等干粪、河沙按照下列指标要求配方、粉碎、拌匀,喷足水分进行堆制,一般可以堆高1m,宽2m,盖上薄膜,每10天左右翻堆1次,发酵40~50天;腐熟好的富养有机基质,没有异味松散,以手捏成团,手松能散开为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生明,未经胡生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88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