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矿石反浮选混合捕收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27404.0 | 申请日: | 201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1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孙承林;蒋文天;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3D1/018 | 分类号: | B03D1/018;B03D1/02;B03D101/02;B03D103/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矿石 浮选 混合 捕收剂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铁矿石浮选捕收剂,其特征在于:
组成为:氯化或磺化或硝化改性的脂肪酸含量占总重量60%-85%,油酸用量占总重量的10%-3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在0.5%-5%,缓蚀剂为三聚磷酸钠,其用量占总重量的0-1%。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铁矿石浮选捕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C12~18脂肪酸为主要原料,采用氯化或磺化或硝化的方式对C12~18脂肪酸进行改性,并配以油酸、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缓蚀剂混合而成;
其改性脂肪酸含量占总重量60%-85%,油酸用量占总重量的10%-3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在0.5%-5%,缓蚀剂为三聚磷酸钠,其用量占总重量的0-1%。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为,
(1)采用C12~18脂肪酸为主要原料,加入次氯酸钠或浓硫酸或浓硝酸,于60-90℃水浴中进行改性0.5-1小时;
(2)配以油酸、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缓蚀剂;其中,改性脂肪酸含量占总重量60%-85%,油酸用量占总重量的10%-35%,吐温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在0.5%-5%,缓蚀剂为三聚磷酸钠,其用量占总重量的0-1%。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或吐温-60;其脂肪酸来源于植物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或中间产物。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捕收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所述捕收剂用铁矿石浮选过程,在使用前先采用氢氧化钠对捕收剂进行皂化处理,氢氧化钠的用量为捕收剂质量的10-15%,再配成质量质量浓度1-10%的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74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多边形炭黑反应炉
- 下一篇:冷凝器管的清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