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抱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6470.6 | 申请日: | 201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1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荣群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153 江苏省海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制造领域,尤其是铝电解电容器铆接设备的改进,涉及一种模具抱针装置。
背景技术
生产铝电解电容器的工序首道工序就是把导针(也称为“引线”)通过自动铆接机刺铆、压平到正负电极箔上面,然后供卷绕机卷绕成电容器的芯包。
小型铝电解电容器导针的铆接部位宽度通常都在1.6mm以下,而铆接针的直径通常在0.6~0.8mm之间,由于导针外形在生产过程中因碰撞等原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弯曲变形等个体差异,因此,一旦导针输送机构的定位因此出现差错,当导针由机械手夹送到铆接模具时就会使导针铆接部位的中心线与铆接针中线不在一个中心点上,从而导致铆接偏心;另外,由于机械手开启动作与压针块配合时间因日常调整等造成的人为误差,也会使导针在机械手夹持送达过程中产生随机位置误差,引起铆接偏心。
轻微铆偏会使铆接处的接触电阻增大,影响产品的电性能,铆偏严重的话会使作业过程中的铝箔经常在铆接处断裂,使机器运转不畅,作业人员也会因接箔而大大增加生产强度,因此,长期以来铆接偏心一直是影响铆接卷绕设备开机率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带来材料消耗上升、产品合格率下降等多方面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模具抱针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在铆接模具上增加一对与铆接针座上下联动的抱持夹臂,夹臂的下部为一对焊有高硬合金材质的抱持块,夹臂的开合由中间的一个可上下运动的轴承控制。当铆接针座滑块向下运动准备铆接时,抱持块也会同步下降,当其到达抱持设定位置并停止时,中间的开合控制轴承继续向下运动一个距离,刚好使夹臂离开轴承的顶持而在拉簧力的作用下自动把由夹针机械手送达的导针抱住,因为开合抱持夹臂安装在与铆接针相同的滑槽中,相对位置是精确固定的,正好使脱离了夹针机械手的导针被抱持块抱住并始终处于正确的位置,达到了精确定位的目的。
本发明能使导针(也称为“引线”)通过自动铆接机准确的刺铆、压平到正负电极箔的中心线上,通过首次调试即能无误差工作,无由于机械手开启动作与压针块配合时间因日常调整等造成的人为误差,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一为本发明主视图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模具抱针装置,其由:铆接针1,铆接针座2,导针护针板(中模板)3,刺铆下模板4,抱持夹臂(左、右抱持夹臂)5,抱持块(左、右抱持块)6,抱持轴承7、拉簧8、下退料针9,退料针动作基座10组成。在铆接模具上增加一对与铆接针座上下联动的抱持夹臂5,夹臂的下部为一对焊有抱持块6,抱持块6优选高硬合金材质,夹臂的开合由中间的一个可在长腰形孔11中上下运动的抱持轴承7控制。当铆接针座滑块向下运动准备铆接时,抱持块也会同步下降,当其到达抱持设定位置并停止时,中间的开合控制轴承继续向下运动一个距离,刚好使夹臂离开轴承的顶持而在拉簧力的作用下自动把由夹针机械手送达的导针抱住,因为开合抱持夹臂安装在与铆接针相同的滑槽中,相对位置是精确固定的,正好使脱离了夹针机械手的导针被抱持块抱住并始终处于正确的位置,达到了精确定位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荣群,未经张荣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64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色夜视装置
- 下一篇:具有轻质结构的风力发电机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