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灯具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6439.2 | 申请日: | 201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3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南;吕文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17/10;F21V7/04;F21V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彭久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具结构,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增加出光角度的灯具结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主要是透过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方式发光。发光二极管主要的组成材料是半导体,其中含有带正电的空穴比率较高的称为P型半导体,含有带负电的电子比率较高的称为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相接处形成PN结面。在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及负极两端施加电压时,电子将与空穴结合。电子与空穴结合后便以光的形式发出。
由于发光二极管具有寿命长、温度低、能源利用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发光二极管已广泛应用于各式灯具结构上。传统光源已逐渐被发光二极管所取代。
由于发光二极管射出的光线具有指向性且平贴在平板上,只能作为正向发光的灯具来使用,因此光线的出光角度和发散方向均小于180度,难以符合设计的需求。为了让发光二极管的应用层面更加广泛,业界也致力于研究如何使灯具结构具有侧面发光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具结构,用以增加光线的出光角度,使得光线的出光角度可达180度或大于180度,相对于已知发光二极管的出光角度仅为120度而言,明显改善,以使灯具结构具有较大出光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灯具结构,包括灯罩、底座、发光模块、反射盖、反射架以及多个支撑臂。底座包括平板部、隆起部以及固定部。隆起部凸出于平板部的中央。固定部位于平板部的外围,且固定部与灯罩的底部连接。发光模块配置于隆起部的顶面,以发射光线。反射盖位于灯罩内,用以反射光线。反射架覆盖于底座上,且反射架具有开槽,位于隆起部的上方,以显露出发光模块。多个支撑臂连接于反射架与反射盖之间,以支撑反射盖于发光模块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灯具结构,包括灯罩、底座、发光模块、反射盖以及多个支撑臂。底座包括平板部、隆起部以及固定部。隆起部凸出于平板部的中央。固定部位于平板部的外围,且固定部与灯罩的底部连接。发光模块配置于隆起部的顶面,以发射光线。反射盖位于灯罩内,用以反射光线。多个支撑臂连接于平板部与反射盖之间,以支撑反射盖于发光模块的上方。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灯具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及剖面示意图。
图2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灯具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灯具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101、102:灯具结构 110:灯罩
112:卡勾 120:底座
122:隆起部 122a:倾斜侧壁
123:顶面 124:平板部
126:固定部 130:发光模块
132:光源 134:电路板
136:粘胶 141:光出口
142:反射盖 142a:锥形面
143:凹陷部 144:反射架
146:支撑臂 145:开槽
148:卡勾 150:光学透镜
152:内环面 154:开口部
160:扩散性胶质 162:固定件
L1~L4:光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灯具结构,在底座的中央设有隆起部,并将发光模块配置于隆起部的顶面上,以使发光模块相对于底座的平板部高出预定值。此外,反射盖配置于发光模块的上方,用以反射正向出光的光线。由于发光模块配置于底座的隆起部上,光线除了正向出光之外,部分光线还可通过反射盖的反射而由灯罩的后侧方出光,进而增加光线的出光角度,使得光线的出光角度可达180度或大于180度,甚至可达到250度以上,例如270度。
以下提出各种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欲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64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