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短应力线卡盘式轧机导卫快换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5204.1 | 申请日: | 2011-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5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胡乃志;徐洁;朱振国;闫立新;孙杰清;王勤善;卢文东;尚天傲;尚久华;周祥;刘治森;李向春;焦银;马晓梅;李祥才;张利明;任毅;林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2 | 分类号: | B66C1/22;B66C13/08;B21B3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崔滨生 |
地址: | 26604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力 卡盘 轧机 导卫快换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短应力线卡盘式轧机导卫快换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和城市建设的不断进行,对钢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短应力线卡盘式轧机加导卫等轧钢设备进行生产钢材。现有技术中短应力线卡盘式轧机加导卫等轧钢设备通常包括:依次排列的粗中轧机(短应力线卡盘式轧机)、预精轧机、精轧机和减定径机,其中,在各架轧机中设置有导卫,在检修时需要将导卫从各个轧机中取出,进行定期更换。对于短应力线卡盘式轧机来说,导卫单重较大,每个在0.4吨到1.2吨间,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天车将磨损大的导卫从粗中轧机中吊出,将预先调整好的导卫放在旁边,再通过天车吊起新导卫装入到粗中轧机中。在通过多人协作装入到短应力线卡盘式轧机的过程中,由于导卫是嵌入式安装在短应力线卡盘式轧机中,不能直接将导卫安装到位,需要工人采用绳索斜向拽拉导卫才能将导卫装配到短应力线卡盘式轧机中。由上可知,导卫需要工人在斜上方施加外力才能装配到短应力线卡盘式轧机中,在装配过程繁琐且装配精度较低,而且由于是斜拉斜吊,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短应力线卡盘式轧机导卫快换工具,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卫装配过程繁琐并且装配精度较低,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通过短应力线卡盘式轧机导卫快换工具方便导卫装配并且提高了装配精度,解决了斜拉斜吊的安全隐患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短应力线卡盘式轧机导卫快换工具,包括:支撑杆、吊钩、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所述吊钩固设在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部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挂钩固设在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并位于所述吊钩的一侧,所述第二挂钩固设在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部的下表面。
本发明提供的短应力线卡盘式轧机导卫快换工具,通过吊钩可以勾起待安装导卫,并在第二挂钩处装配适当重量的配重块,天车通过第一挂钩吊起短应力线卡盘式轧机导卫快换工具便可以将待安装的导卫吊起,工人可以转动支撑杆以改变待安装导卫的位置,采用杠杆原理可以方便工人根据需要调整待安装导卫的位置,使待安装的导卫能够准确的放置到安装位置处,通过短应力线卡盘式轧机导卫快换工具方便导卫装配并且提高了装配精度,解决了斜拉斜吊的安全隐患问题。
如上所述的短应力线卡盘式轧机导卫快换工具,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挂在所述第二挂钩上。
如上所述的短应力线卡盘式轧机导卫快换工具,所述第一挂钩包括多个子挂钩,多个所述子挂钩沿着所述支撑杆间隔并排设置。
如上所述的短应力线卡盘式轧机导卫快换工具,还包括加长杆,所述加长杆靠近所述第二挂钩并与所述支撑杆螺纹连接。
如上所述的短应力线卡盘式轧机导卫快换工具,所述支撑杆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所述支撑杆的横截面为工字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短应力线卡盘式轧机导卫快换工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卫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导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短应力线卡盘式轧机导卫快换工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短应力线卡盘式轧机导卫快换工具,包括:支撑杆1、吊钩2、第一挂钩3和第二挂钩4,吊钩2固设在支撑杆1的一端部的下表面,第一挂钩3固设在支撑杆1的上表面并位于吊钩2的一侧,第二挂钩4固设在支撑杆1的另一端部的下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52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