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非零偏移距VSP三分量资料的成像效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24710.9 | 申请日: | 201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4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凌;陈林;刘路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刘明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偏移 vsp 分量 资料 成像 效果 方法 | ||
1.一种提高非零偏移距VSP三分量资料的成像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首先通过三分量偏振处理获得P波水平入射角和垂直入射角,同时通过人工拾取或计算机自动拾取每个接收深度的P波的初至时间,然后利用垂直入射角获得两接收点间的P波传播路径之差,再根据所述P波传播路径之差与两接收点间的时差得到该接收深度处的层速度,最后将此层速度应用于非零偏移距VSP三分量资料的偏移成像处理,提高成像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非零偏移距VSP三分量资料的成像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拾取直达P波的初至时间:通过人工拾取或计算机自动拾取每个接收深度的P波的起跳时间;
(2)选定时窗:根据直达P波的初至时间选定偏振时窗,所述偏振时窗的大小为一个周期的完整波形;
(3)计算P波的水平入射角和垂直入射角:在步骤(2)选定的偏振时窗内,分别计算出P波的水平入射角和垂直入射角;
(4)计算得到每个接收点的层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非零偏移距VSP三分量资料的成像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计算P波的水平入射角和垂直入射角的方法如下:
对P波进行三分量偏振处理,在步骤(2)选定的偏振时窗内,如果主偏振方向与水平分量的夹角为θ,直达P波的振动轨迹在主偏振轴所处的直线上,该直线方程为:
xsinθ-ycosθ=0 (1)
实际记录的波场信号的记录点(xi,yi)到偏振轴的距离为:
di=xisinθ-yicosθi (2)
引入目标函数:
f=∑di2=∑(xisinθ-yicosθ)2 (3)
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使目标函数最小化,得到如下关于水平入射角θ即偏振主轴方位的解析表达式:
输入水平分量X、Y,利用公式(4)计算得到P波水平入射角θ,再利用公式(5)将X、Y旋转到新的坐标系中,得到径向分量R和切向分量T;
同理,可以得到P波垂直入射角δ如下:
输入分量为径向分量R和垂直分量Z,利用公式(6)计算出P波垂直入射角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非零偏移距VSP三分量资料的成像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计算得到每个接收点的层速度的方法如下:
相邻两接收点处直达P波传输路径之差(ΔS)为两接收点垂直间距(ΔH)与直达P波垂直入射角(δ)余弦的乘积,即ΔS=ΔH×cos(δ),两接收点波至的时差ΔT=Ti-Ti+1,Ti、Ti+1为相邻两个接收点的初至时间,则i点的层速度为:
其中,δi为i点处P波的垂直入射角;vni为i点处层速度,计算时,i点是由深往浅变化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47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