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池箱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3815.2 | 申请日: | 201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4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尹家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智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H01R13/639;H01R13/18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陈忠辉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箱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辆上的蓄电池箱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在电动车上的蓄电池箱连接器,用于可移动的电池箱与固定端装置实现电连接,其通常包括连接插头和连接插座,当连接插头插入连接插座中时,可接通电路。
当然,连接插头和连接插座需要准确对准后才能有效实现对插,若稍有偏差,则难以接通电路。为方便连接插头和连接插座的准确对插,中国专利第200920116115.1号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盲插的游动连接器,然而,该连接器只能实现上下运动时两个位置的相对固定,在左右运动或斜向运动时,会由于连接的不固定和不准确的对插,损坏连接器,导致电路断接。特别是将这样的连接器使用在车上(连接插座固定于车身)时,更会在车上下颠簸,左右转弯时,导致连接插头和连接插座的断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电池箱连接器。
本发明的蓄电池箱连接器包括:连接插头和连接插座,所述连接插座包括一外壳和收容于所述外壳的安设有连接插孔的插座板,所述外壳和所述插座板通过至少一个弹性件连接,所述连接插座还包括配合所述弹性件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穿过所述插座板和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外壳。所述调节件在垂直于所述插座板的方向上连接所述外壳。所述插座板完全没入所述外壳的收容空间内。
优选的,所述连接插孔包括用于电性连接插头的第一段,和用于固定连接于所述插座板的第二段。
优选的,在所述连接插孔内设有用于电性连接插头的双曲面线簧插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插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插座板上的信号辅助插孔,所述信号辅助插孔与信号线束集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座板还开设有用于使所述信号辅助插孔穿过的开孔,所述信号辅助插孔穿过所述开孔后,与一信号插孔塑壳连接固定于所述插板座上。
优选的,所述外壳底部开设有接纳所述线缆和信号线束集成的开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插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插座板上的定位导套。
优选的,在所述插座板上设有三个轴线平行的连接插孔。
优选的,所述插座板还包括一用于收容所述连接插孔的连接插孔塑壳,所述连接插孔塑壳贯通所述插座板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插头包括一插头外壳,所述插头外壳上设置有与连接线缆电性连接的连接插针,所述连接插针的针头外圈包裹有塑胶。
优选的,所述连接插针包括用于电性连接插座的第一段,和用于固定连接于所述插头外壳的第二段。
优选的,在所述插头外壳上设有三个轴线平行的连接插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连接插头在插入插座前,即使有一定的偏移和插入角度的倾斜,插座都可以随其纠正位移并实现顺利对接;在连接后即车辆行驶过程中,插座紧密配合插头、插座端将会随插头端同时位移,不会由于颠簸和震动造成插头和插座的断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箱连接器中的双曲面线簧插孔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头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头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例】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例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电池箱连接器,可用于连通电池和用电单位,其包括连接插座1和连接插头2。本发明的蓄电池箱连接器解决了电动车辆电池快速换系统中的电连接系统的快速性、可靠性、长使用寿命;解决电池箱和电池箱之间、电池箱和车辆端得连接难题,特别是解决电池箱在车辆运行中因起步、刹车、道路颠簸引起的连接移位、虚接、断开、产生电弧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智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智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38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