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流扫气式二冲程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23710.7 | 申请日: | 2011-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5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古贺直树;吉崎拓男;山田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山彦 |
主分类号: | F02B25/18 | 分类号: | F02B2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流 扫气式 二冲程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有采用回流扫气(换气)式的一对或多对扫气通路的二冲程发动机,尤其涉及能够有效地抑制新气(未燃混合气)的窜气的回流扫气式二冲程发动机。
背景技术
以往,割草机或链锯等的携带型动力作业机中使用的一般的二冲程汽油发动机,通常,在气缸的头部配设有火花塞,在气缸的主体部上形成有通过活塞进行开闭的进气口、扫气口、排气口。不存在仅用于进气、排气的独立的行程,以活塞的二行程完成内燃机的一个循环。
更详细地,通过活塞的上升行程,从进气口将混合气吸入活塞下方的曲柄室,并且,通过活塞的下降行程将该混合气预压缩,从扫气口将所述经过预压缩的混合气喷出至活塞上方的燃烧工作室,由此,进行燃烧废气向排气口的排出,换言之,利用混合气的气体流动进行燃烧废气的扫气。
因此,燃烧废气(废气)中容易混入未燃混合气,不供燃烧而直接向大气中排出的新气(未燃混合气)、即所谓窜气量大,与四冲程发动机相比不仅燃料消耗差,而且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成分即HC(燃料的未燃成分)、CO(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成分)等,虽然小型,但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并且如何将其与越来越严峻的废气限制及燃料消耗提升要求相对应也成为课题。
鉴于这一课题,以往,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2、3、4等中见到的那样,提出了各种通过改良扫气通路的形状、构造等来抑制所述窜气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9-0886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4878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83041号说明书(专利昭和4年)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299605号公报
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是从外部(扫气通路以外)对燃烧工作室喷入空气使之产生纵涡由此来抑制所述窜气的技术,凭借该方式,窜气抑制效果不充分,而且,需要另外设置空气供给机构,存在结构变得复杂和导致成本上升等的问题。
所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通过对扫气通路的截面形状等进行改进使之产生纵涡,并由此对燃烧工作室内的废气及混合气浓度的分布进行改善,由此,抑制所述窜气,但凭借该方式,所述窜气抑制效果不充分。
所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以下内容:在柴油发动机中,通过在燃烧工作室内产生旋转流来抑制所述窜气,使位于左侧的扫气通路和位于右侧的扫气通路的实效通路面积不同、从所述位于左侧的扫气通路喷出的扫气流和从所述位于右侧的扫气通路喷出的扫气流在从排气口的开口中心线偏向左右方向的部位上碰撞。凭借该方式,同样地,窜气抑制效果不充分,而且,存在结构变得复杂和导致成本上升等的问题。
另外,在所述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以下内容:将扫气通路隔着与曲轴的旋转轴线正交的纵剖面(中央纵剖面)左右对称地设置,并且,将进气口及排气口分别相对所述中央纵剖面在俯视图中偏心地设置,由此,增长扫气通路并提高扫气效果,但在该结构中,由于排气口相对所述中央纵剖面偏心地设置,因此,消音器的配置受到限制,容易损害整体的布局的统一性,可能会容易产生起因于消音器的安装配置的热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根据该需求而作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流扫气式二冲程发动机,其结构比较简单,且能够有效地抑制新气的窜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回流扫气式二冲程发动机,基本地,设有左右一对或多对的扫气通路,该扫气通路以将形成在活塞的上方的燃烧工作室和曲柄室连通的方式采用回流扫气式,其特征在于,使位于所述左右一对或多对的扫气通路中的一侧的扫气通路的至少一处的水平扫气角与位于另一侧的扫气通路的水平扫气角不同,从位于所述一侧的扫气通路被喷出的扫气流的主流和从位于所述另一侧的扫气通路被喷出的扫气流的主流,在从排气口的开口中心线向左右方向偏移的部位上,在俯视图中交叉或碰撞。
在优选的方式中,使由位于所述一侧的扫气通路中的位于进气口侧的引导壁面形成的水平扫气角和由位于所述另一侧的扫气通路中的位于进气口侧的引导壁面形成的水平扫气角不同。
在其他优选的方式中,使位于所述一侧的扫气通路和位于所述另一侧的扫气通路的横截面形状或实效通路面积不同。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山彦,未经株式会社山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37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宽带相位调制器
- 下一篇:一种大白杜鹃组培快速繁殖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