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水井测试配套用防喷管和电缆的防冻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2550.4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5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野;周万富;张书进;贾德利;马强;朱振坤;赵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E21B47/01;E21B49/00;H02G7/16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张海霞 |
地址: | 100007***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水 测试 配套 喷管 电缆 防冻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水井作业技术领域,属于一种对油田注水井测试防喷管及电缆防冻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注水井在冬季测试施工时,易发生电缆结冰和防喷管冻、堵的问题,现场主要采取对防喷管放溢流的办法。采用这种方法,经过较长时间的应用后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放溢流对环境影响大,容易污染环境,不利于环保;其次,影响现场操作工人的测试施工安全。因为,冬季测试施工时,防喷管放出的溢流容易迅速凝结成冰,对测试工人攀爬防喷管和在井场操作均非常不利,极易滑到或坠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再次,放溢流的大、小不易掌控,溢流放的过大,造成浪费,如果溢流放的过小,又起不到防冻、堵的作用,防喷管容易发生冻、堵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油田注水井在冬季测试施工时易发生电缆结冰和防喷管冻、堵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能够实现低成本、安全、高效的快速电缆除冰,又能够使防喷管防冻、解冻的注水井测试配套用防喷管和电缆的防冻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装置来实现的:防喷管、一体化线圈、电缆、多芯电线、加热电源、发电机、电缆消冰装置及电缆车组成,其中一体化线圈围绕在防喷管周围,一体化线圈与加热电源的输出端通过多芯电线相连,加热电源的输入端与发电机连接,电缆消冰装置固定在电缆车内收放电缆的位置;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的:
a、首先加热电源将发电机提供的直流电转化为高频电流后,提供给一体化线圈,一体化线圈与防喷管形成电磁感应效应,将加热电源提供的高频电流转化为高频电磁场,通过一体化线圈使防喷管周围向上产生高频涡流,对防喷管加热,使防喷管解冻;
b、然后电缆车控制电缆的收放,电缆消冰装置紧扣在电缆上,使电缆在行进过程中其浮冰被电缆消冰装置除去;
c、最后,电缆除冰装置对处理后的电缆再进行热风加热,除去电缆上的冰碴。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电缆消冰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质量轻便,能达到为电缆快速消冰的效果;
2)、本工艺实施方便,确保了作业的安全性,而且对防喷管的解冻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现场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祥述:本发明是通过以下装置来实现的:防喷管1、一体化线圈2、电缆3、多芯电线4、加热电源5、发电机6、电缆消冰装置7及电缆车8组成,其中一体化线圈2围绕在防喷管1周围,一体化线圈2与加热电源5的输出端通过多芯电线4相连,加热电源5的输入端与发电机6连接,电缆消冰装置7固定在电缆车8内收放电缆3的位置;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的:
a、首先加热电源5将发电机6提供的直流电转化为高频电流后,提供给一体化线圈2,一体化线圈2与防喷管1形成电磁感应效应,将加热电源5提供的高频电流转化为高频电磁场,通过一体化线圈2使防喷管1周围向上产生高频涡流,对防喷管1加热,使防喷管1解冻;
b、然后电缆车8控制电缆3的收放,电缆消冰装置7紧扣在电缆3上,使电缆3在行进过程中其浮冰被电缆消冰装置7除去;
c、最后,电缆除冰装置7对处理后的电缆3再进行热风加热,除去电缆3上的冰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25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以及移动终端和计算机
- 下一篇:芦笋酒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