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给仓体入料的犁式卸料器及卸料车除尘的无动力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20712.0 | 申请日: | 201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5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欣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 |
代理公司: | 鞍山大千专利事务所 21110 | 代理人: | 聂振峡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仓体入料 卸料 除尘 动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发电、钢铁、煤炭、水泥、粮食、港口等行业给仓体及仓体入料的梨式卸料器、可移动卸料车和仓体入料皮带除尘的无动力除尘设施,特别涉及一种给仓体入料的犁式卸料器及卸料车除尘的无动力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运输皮带物料入仓体扬尘问题,目前国内外基本都采用传统的电器除尘方式即布袋除尘、脉冲式除尘、静电除尘等方式。这些除尘设备在新建初始能解决扬尘问题,但经过一段运行之后,最快几个月之后除尘效果远不如刚运行时。这是因为传统的电器除尘方式吸尘点位多,主吸尘管路长而且吸尘管路都与运输皮带在同一通道内,因为运输皮带是横向延伸的,所以主体吸尘管道也是横向的延伸到户外。这样时间一长横向吸尘管道就慢慢的就会被粉尘堵死。如果粉尘潮湿堵的速度会更快,除尘设备也就慢慢的失去了作用。另外传统电器除尘方式都有以下共同缺点:1投资大;2高耗能;3后期维护费用大;4噪声大;5二次排放污染。也有采用喷水降尘的除尘器,但存在仓体入料皮带上的物料上不允许喷水,北方天气冷又有结冻,更不能用喷水,仓体装车时下料口小,容易堵塞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存在的缺陷,目的是为解决仓体入料时梨式卸料器、移动卸料车、仓体入料皮带和仓体入料口处的扬尘,应用能量守恒和流体力学相关原理使气尘有效分离,使粉尘能量衰竭,采用仓体内部与仓体外部的气压差把仓体入料口变成进气口,在仓顶不同部位开1~10排气口,使仓内与仓外气压保持相对平衡,在排气口处进行气尘分离,再把粉尘收集后回落仓体内,干净的气体排出仓外完成有效除尘,提供一种给仓体入料的犁式卸料器及卸料车除尘的无动力除尘装置。
本发明给仓体入料的犁式卸料器及卸料车除尘的无动力除尘装置内容简述:
本发明给仓体入料的犁式卸料器及卸料车除尘的无动力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仓体、仓体入料口、仓体入料设施、扣罩、粉尘引导通道、气尘分离室、防静电滚刷、过滤设施、粉尘振荡装置、可升降气流挡板、电机吸尘风道、吸尘电机、折向气流挡板和粉尘下行通道组成,在仓体的入料口及仓体入料设施处设有扣罩,靠近仓体仓壁近端处,在仓体仓顶上设有长方体封闭的粉尘引导通道底部与仓体相通,在粉尘引导通道内的一侧距粉尘引导通道内壁1/5处设有粉尘下行通道,在粉尘下行通道的上部与粉尘引导通道顶部之间形成气尘分离室,气尘分离室与粉尘引导通道相通且底部与粉尘下行通道相通,粉尘下行通道底部与仓体相通,在粉尘下行通道内设有面向仓体小于直角且错落相间的折向气流挡板,在气尘分离室的壁上与粉尘下行通道同侧设有过滤设施并与外界相通,在气尘分离室内靠近过滤设施处设有防静电滚刷,在气尘分离室外靠近过滤设施处设有粉尘振荡装置,在过滤设施的下部设有电机吸尘风道和吸尘电机,电机吸尘风道与粉尘下行通道相连接呈直角状,并与过滤设施相通,在气尘分离室的外部设有可升降气流挡板,可升降气流挡板下降时与电机吸尘风道的上壁相连接。
仓体入料设施为移动卸料车、或犁式卸料器、仓体入料皮带。
过滤设施为可拆卸过滤网或布袋。
本发明给仓体入料的犁式卸料器及卸料车除尘的无动力除尘装置,与传统电器除尘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1结构简单;2投资少;3不用任何能源;4没有维护费用;5没有噪声和二次排放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给仓体入料的犁式卸料器及卸料车除尘的无动力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仓体、2是仓体入料口、3是仓体入料设施、4是扣罩、5是粉尘引导通道、6是气尘分离室、7是防静电滚刷、8是过滤设施、9是粉尘振荡装置、10是可升降气流挡板、11是电机吸尘风道、12是吸尘电机、13是折向气流挡板、14是粉尘下行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给仓体入料的犁式卸料器及卸料车除尘的无动力除尘装置的设计理念是利用现有技术中应用物理学能量守恒和流体力学相关原理,使气尘分离、粉尘能量衰竭的环境完成有效除尘,解决传统除尘方式存在除尘效果不理想、经常维护的问题,又能实现除尘效果始终如一的达到GB16248_1996《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粉尘卫生标准》的要求,下面结合附图做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欣,未经刘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07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电网保护式费控计量装置
- 下一篇:用于自动设备的读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