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热Mg-Sr-Y合金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9929.X | 申请日: | 201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9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于海成;田丽华;李俊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木斯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02 | 分类号: | C22C1/02;C22C23/00;C22C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华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8 | 代理人: | 吴照幸 |
地址: | 154007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热 mg sr 合金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耐热Mg-Sr-Y合金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镁合金是目前工业上可应用的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密度小、比强度、比刚度高等优点,已经被应用于汽车工业。同时因其具有上述特点及阻尼减振降噪能力强、液态成型性能优越和易于回收利用等优点,被誉为21世纪“绿色结构材料”。然而,与铝合金相比,镁合金在汽车结构件中的应用仍然有限,制约其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常用商业镁合金(如AZ91D、AM50A、和AM60B等)的耐热性能差,在当零部件温度高于125℃时,镁合金的抗蠕变性能会急剧下降,难以满足汽车自动变速箱、汽缸体及汽缸头等工作温度较高(分别为175℃、200℃、300℃以上)的零部件使用效能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耐热镁合金耐热性价比较高的缺点,本专利提供了一种简单、廉价、易行且性能够满足要求的众多工况条件下镁合金使用的工艺方法。
以工业纯镁锭、碳酸锶等为原材料,加入微量的稀土Y,利用“熔-浸”热还原法熔炼出符合试验要求的耐热Mg-Sr-Y合金。“熔-浸”热还原法是指在标压下将SrO或SrCO3粉体与作为还原剂和浸取液的金属Mg熔体在高温下发生还原反应。在500℃~3000℃下进行SrCO3(s)=SrO(s)+CO2(g);Mg(l)+SrO(s)=MgO(s)+[Sr],反应生成的MgO(s)作为熔渣而被捞出,而后按照一定比例在700~800℃加入金属Mg-Y中间合金,最终熔炼出符合试验要求的耐热Mg-Sr-Y合金。
在Mg-Sr系合金的基础上通过添加稀土Y形成镁钇第二相来改变镁合金组织结构,进而改善其耐热性能。
近年来研究开发的镁合金中,Mg-RE系合金具有优良的耐热、耐蚀性及较高的力学性能等优势,迄今为止,Mg-RE系合金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在耐热镁合金中仍位居前列。
金属锶(Sr)是一种能有效提高镁合金高温性能合金元素。这是由于碱土元素Sr加入镁合金会在基体中形成熔点很高的中间相,在高温下这些相难以分解,能够有效地阻止晶界运动,使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特别是抗蠕变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稀土钇(Y)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是一种很好的表面活性剂,钇的加入可降低Mg的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改善熔体的润湿性,同时对Mg液还可以起到净化和细化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稀土Y的加入及其形成的高熔点相Mg24Y5,从而实现了良好耐热性能Mg-Sr-Y合金的研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做一下具体描述:
首先,利用烧结技术将购置的SrCO3粉体制备成SrO,工艺为1250℃保温3h,反应机理为:SrCO3(s)=SrO(s)+CO2(g),最终Sr的含量为5%(质量比,下同)。为防止熔体氧化燃烧,本实验中采用六氟化硫(SF6)气体保护。其次,打开井式炉炉电源,把坩埚放入熔炼炉加热,将预热好的镁块和氧化锶粉体放入坩锅中升温熔化,等镁块开始熔化时开通保护气。而后,待镁块全部熔化后,进行搅拌,扒渣后静置以使熔体均匀化,而后升温到810℃精炼30min,降温到740~760℃左右,加入1%的稀土Y,同时,搅拌金属熔体后扒渣,保温静置30min。最后,将合金液降温至720℃,扒渣后进行浇铸,浇铸时保持液流平稳,不可中断,浇口保持充满状态。浇注过程中,应不断的向熔体吹保护气体同时对模具进行预热,温度缓慢升高到200℃。预热好后,在气体的保护下浇铸金属型铸模,根据需要分别浇铸成直径为80mm和20mm的Mg-Sr-Y合金样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木斯大学,未经佳木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99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