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i-C-O微纳米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9908.8 | 申请日: | 201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1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明;王丁;徐彩虹;吴纪全;王秀军;陈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 纳米 多孔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Si-C-O微纳米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有机硅聚合物、催化剂和溶剂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进行加热固化成型得到凝胶固体;
(2)将所述凝胶固体升温至400℃-850℃进行热解得到有机树脂基、半有机半无机或准无机基的微纳米多孔材料;
(3)将所述有机树脂基、半有机半无机或准无机基的微纳米多孔材料升温至850℃-1500℃进行热解即得所述Si-C-O微纳米多孔材料;
所述有机硅聚合物为式(I)所示聚硅氧烷和有机硅树脂中至少一种;
式(I)中,R为氢原子、乙烯基、羟基或甲基;R′为甲基、苯基、CH2CH2Ph、CH2CH2CN、CH2CH2CO2CH3、CH2CH2CO2C4H9、CH2CH(CH3)CO2CH3或CH2CH2OR”,R”为C1-20的烷基、环烷基、醚或醇;x+y+z=1,x/y=0.2-5,z=0-0.4;n为40-1500之间的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还包括在所述加热固化成型前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交联剂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硅酸酯化合物、钛酸酯化合物和硼酸酯化合物中至少一种;所述交联剂的加入量为所述有机硅聚合物的质量的0-10%,但不为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酯化合物为原硅酸乙酯、原硅酸甲酯、三甲氧基硅烷、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所述钛酸酯化合物为钛酸四丁酯、钛酸异丙酯;所述硼酸酯化合物为硼酸三乙酯、硼酸三异丙酯、硼酸三丁酯、三甲氧基硅基硼酸酯或硼酸。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还包括在所述加热固化成型前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物质A和物质B中至少一种的步骤;
所述物质A为下述物质中至少一种:
(1)Fe、Co、Ni、Al、Cu、Ti、Si、B或它们的氧化物;
(2)碳粉或碳纳米管;和
(3)SiC、Si3N4、BC4、BN、TiB2、ZrB2、HfB2、TiC、ZrC或HfC;
所述物质B为下述物质中至少一种:
(1)Fe的羰基化合物、Co的羰基化合物、Ni的羰基化合物、乙酰丙酮配合物或二茂化合物;
(2)B(OEt)3、B(OPr)3、B(OBu)3、B(OSiMe3)3、B10H14或C2B10H12;
(3)Ti、Zr、Hf的乙酰丙酮盐或烷氧基化合物;和
(4)油酸铜或乙酰丙酮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质A的加入量为所述有机硅聚合物的体积的0-50%,但不为0;所述物质B的加入量为所述有机硅聚合物的质量的0-100%,但不为0。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二甲基硅油或二甲基硅氧烷环体;所述催化剂为铂催化剂或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所述有机硅树脂为甲基硅树脂、乙烯基硅树脂或甲基乙烯基硅树脂;所述催化剂的加入量为所述有机硅聚合物的质量的0.000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99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固体电池
- 下一篇:一种带收音功能的接线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