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纳米管/氧化锌修饰碳糊电极及其制备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9266.1 | 申请日: | 201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6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子丰;胡志刚;王振玉;王鸣杰;王炳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亿法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氧化锌 修饰 电极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碳纳米管/氧化锌修饰碳糊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氧化锌修饰碳糊电极组成成分包括导线、石墨粉、石蜡油、碳纳米管和纳米氧化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氧化锌修饰碳糊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粉与石蜡油混合物包覆于所述导线周围,包括所述碳纳米管和纳米氧化锌的纳米复合材料敷于所述电极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氧化锌修饰碳糊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直径为40~60nm,长度为5~1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氧化锌修饰碳糊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粉与石蜡油的重量比例为5~10: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氧化锌修饰碳糊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锌由Zn(Ac)2·2H2O和LiOH·H2O反应制备,Zn(Ac)2·2H2O、碳纳米管和LiOH·H2O的用量比为8~12:1~4:1~5。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碳纳米管/氧化锌修饰碳糊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极由以下顺序步骤制备,
(1)Zn(Ac)2·2H2O与碳纳米管溶于无水溶剂配成溶液,LiOH·H2O溶于相同溶剂配成溶液,所述两种溶液混合加入PEG恒温反应,制备碳纳米管/氧化锌粉末;
(2)将石墨粉与石蜡油调成混合均匀的糊状,灌入玻璃管内压紧,一端用铜棒引出作导线,另一端在蜡纸上抛光;
(3)将粉末状碳纳米管/氧化锌加入到二次去离子水中形成悬浊液,分散后得到碳纳米管/氧化锌分散液;
(4)碳纳米管/氧化锌分散液滴加到在碳糊电极上表面,干燥后制得碳纳米管/氧化锌修饰碳糊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纳米管/氧化锌修饰碳糊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氧化锌分散液中碳纳米管/氧化锌含量为0.2~0.6 wt%。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纳米管/氧化锌修饰碳糊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反应温度保持在120℃~125℃,恒温的时间为20~28小时。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氧化锌修饰碳糊电极测定L-酪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碳纳米管/氧化锌修饰碳糊电极作为工作电极、与参比电极、辅助电极组成三电极系统,以磷酸水溶液作为缓冲溶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碳纳米管/氧化锌修饰碳糊电极测定L-酪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在0.2~0.7V的范围内,对L-酪氨酸的浓度进行定量测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碳纳米管/氧化锌修饰碳糊电极测定L-酪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为采用循环伏安法对L-酪氨酸进行定性检测。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意一项所述的碳纳米管/氧化锌修饰碳糊电极测定L-酪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缓冲溶液的浓度为0.1mol/L、pH值为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亿法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亿法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92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形加热丝加热气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提高引流砂投砂精准性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