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铁酸洗废液烟气脱硫副产聚合硫酸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7400.4 | 申请日: | 2011-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8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玲;郭兵兵;许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50;C01G49/14;C12P3/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铁 酸洗 废液 烟气 脱硫 聚合 硫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综合利用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生化法钢铁酸洗废液烟气脱硫并副产聚合硫酸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在2000万吨以上,我国已成为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区。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采用先进的烟气脱硫技术是保护大气环境的紧迫任务。
目前工业生产中脱除硫化物的净化技术分为湿法工艺和干法工艺两大脱硫体系。其中,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多的脱硫工艺,可副产石膏。但根据目前国情,很难做到脱硫石膏的资源化,还有其他脱硫技术,副产很多固体和液体产品,但大多产品都处于闲置状态,很难实现资源化再利用。因此,研究一种脱硫同时又能实现副产品综合利用的工艺是本领域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目前,聚合硫酸铁的合成方法主要分为直接氧化法、催化氧化法和生物氧化法。直接氧化法虽然工艺简单,操作简便,但存在氧化剂用量大,成本高,氧化剂引入的离子需分离除去,反应中产生的有害气体需专门设备吸收处理等问题,因而难于在工业化生产中普及和应用。催化氧化法生产工艺简单易行,反应过程温和,对设备的要求不高,投资省。不足之处是氧化时间长,催化剂用量较大,产品聚合硫酸铁的质量和盐基度较低,产生二次污染。生物氧化法所采用的原料来源广,生产设备简单,成本较低;无需高温高压和有毒催化剂,无任何毒副作用。所以,生物氧化法合成聚合硫酸铁是将来的研究方向。
CN1173386A以硫酸亚铁为吸收剂,以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或氯酸钾/钠为氧化剂,以铁或氮氧化物为催化剂,以氢氧化钠为调节剂,与燃煤烟气中的硫氧化合物反应生成水处理药剂——聚合硫酸铁。CN101116792A以含铁离子溶液为脱硫吸收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并以HNO3或NaNO2作催化剂,合成聚合硫酸铁。上述工艺虽然在脱硫的同时虽然副产聚合硫酸铁,但使用了强氧化剂,因而增加了操作费用。
CN1265934A以金属加工废弃物铁屑或铝屑为脱硫剂,利用水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产生的酸与脱硫剂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或硫酸铝,之后在氧化塔中经空气氧化制得聚合硫酸铁或聚合硫酸铝。生产出附加值较高的聚合硫酸铁絮凝剂,较好的解决了原有技术中副产品附加值较低的问题,但为保证脱硫吸收液中亚硫酸能被完全氧化,需在脱硫塔后单独设置氧化塔。
CN200810242583.3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催化合成聚合硫酸铁的方法,以硫酸亚铁、水为主要原料,通过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催化作用,在常温常压下好氧培养2-4天,经氧化、水解和聚合等过程制得聚合硫酸铁溶液,经3-4周的静置熟化后过滤得到产品。上述方法采用硫酸亚铁为原料,加入硫酸调节pH值,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铁酸洗废液进行烟气脱硫并生化法副产聚合硫酸铁的工艺,该工艺利用工业废液做吸收剂,降低脱硫费用,实现废物的综合利用,同时利用生化法制得副产品聚合硫酸铁,实现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的目的,使脱硫变成具有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工艺过程。
本发明钢铁酸洗废液烟气脱硫副产聚合硫酸铁的方法包括如下过程:以钢铁酸洗废液为烟气脱硫吸收剂,吸收塔中装填填料,填料采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培养挂膜,钢铁酸洗废液从吸收塔上部喷淋到生物填料塔中,钢铁酸洗废液中的Fe2+在生物膜中的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作用下,转变成Fe3+,含有二氧化硫的烟气在通过生物填料塔时,吸收溶解在钢铁酸洗废液中,形成亚硫酸,亚硫酸在Fe3+的催化氧化作用下,转化成硫酸,上述反应后产物经水解和聚合反应制得液体聚合硫酸铁。
本发明方法中,钢铁酸洗废液来自于钢铁厂或机械厂的钢铁表面酸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液。
本发明方法中,吸收塔中的填料可以是沸石、活性炭、生物陶粒等,如采用天然斜发沸石颗粒填料,天然斜发沸石颗粒填料的粒径为1~3mm,比表面积为200~300m2/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74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黄河故道区滨海退化湿地的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