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调校传输接口的驱动电流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7245.6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4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颜光裕;蔡志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G05F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调校 传输 接口 驱动 电流 方法 以及 相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具体地,涉及一种调校驱动电流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数据传输接口标准会针对信号的物理层特性(如:电流、电压与频率等)制定相关规范,因此,硬件制造商会依据数据传输接口标准中的规范来设计产品。为了确保数据传输时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因此硬件制造商会提高信号的强度(如,较高的电流值),进而减少传输误差的发生。此外,数据传输规范中,要求传输端的信号的电流值必须大于一参考值(规范制定的最小值,各规范不相同),以确保于一定距离内数据传输的正确率。
然而,对于某些便携式电子装置(如:笔记本电脑)中的部份功能模块(例如:蓝牙收发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数字电视模块等)而言,较大的信号强度会造成不必要的电力耗损,或者,当信号传输的距离实际上远小于规范制定时的情况下,信号衰减并不明显并且也不易造成传输误差,因此,符合规范的信号强度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电力耗损。因此,如何提供足够的设计灵活性而降低耗电的装置与方法,仍有有待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周边装置的依据数据传输正确率来调校该周边装置的数据传输接口的驱动电流的机制。为了能确定最适当的驱动电流值,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是利用测试数据来进行传输测试,并通过观察测试数据的传输正确率,进而确定驱动电流是否仍有调降的空间,或是调降后的驱动电流已不足以确保数据传输可保持一定的正确性,从而调升驱动电流值以提高传输信号的强度而改善传输正确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提供一种用于调校数据传输接口的驱动电流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利用具有当前电流值的驱动电流以从该数据传输接口不断地传送测试数据至接收端;累计该测试数据所传输的次数,以产生传输计数结果;判断是否在该测试数据传输至该接收端的过程中发生传输误差,并累计该传输误差发生的次数,以产生传输误差计数结果;以及当该传输计数结果达到预定值时,依据该传输误差计数结果来决定如何调校该驱动电流的当前电流值。
本发明得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含:驱动电路、传输计数单元、控制单元以及传输误差计数单元。该驱动电路是用于提供具有当前电流值的驱动电流,以从数据传输接口不断地传送测试数据至接收端。该传输计数单元耦接于该驱动电路,并且用于累计该测试数据所传输的次数,以产生传输计数结果。该控制单元耦接于该传输计数单元,并且用以判断是否在该测试数据传输至该接收端的过程中发生传输误差。该传输误差计数单元耦接于该控制单元,并且用以依据该控制单元的判断来累计该传输误差发生的次数,以产生传输误差计数结果。当该传输计数结果达到预定值时,该控制单元依据该传输误差计数结果来决定如何调校该驱动电流的当前电流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中结束驱动电流调校操作的步骤的判断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驱动装置的应用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10~140、210~260 步骤
310 电子装置
320、342 核心单元
330、341 数据传输接口
332 接收电路
336 驱动电路
338 处理单元
3361、3363 计数单元
3362 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实施例来清楚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这些实施例仅是作为举例说明之用。
请参考图1,其是根据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所绘制的流程图。
步骤110:利用具有当前电流值的驱动电流以从数据传输接口不断地传送测试数据至接收端;
步骤120:累计该测试数据所传输的次数,以产生传输计数结果;
步骤130:判断在该测试数据传输至该接收端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传输误差,并累计该传输误差发生的次数,以产生传输误差计数结果;以及
步骤140:当该传输计数结果达到预定值时,依据该传输误差计数结果来决定如何调校该驱动电流的当前电流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72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底盘及服务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便捷路面机械化作业装置随动挂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