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高氟氯次氧化锌粉制取电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7052.0 | 申请日: | 2011-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6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河锌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1/16 | 分类号: | C25C1/16;C22B7/00;C22B3/04;C22B3/46 |
代理公司: | 红河州专利事务所 53102 | 代理人: | 朱跃平 |
地址: | 661011 云南省红河哈***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氟氯次 氧化 锌粉 制取 方法 | ||
1.一种从高氟氯次氧化锌粉制取电锌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它有如下步骤:
(1)用工业硫酸和电解残液直接浸出次氧化锌粉料,控制反应终点为pH4.8~5.2,使Zn 、Cl、F、Cd及部分Fe进入浸出液,Pb、In等留于浸出渣中;
(2)对第(1)步浸出完成后的产物进行液固分离得浸出液和浸出渣;
(3)将浸出液于反应槽中进行氧化脱铁,做法是加入双氧水(H2O2)及中和剂(石灰乳等),控制pH5.0、温度50-85℃,使液中Fe2+呈Fe(OH)3沉淀成为铁渣供再利用;
(4)第(3)步的脱铁后液在搅拌反应槽中进行化合脱氯,做法是加入一种亚铜化合物(CuOH),控制pH1.0~5.0、温度40~90℃,使溶液中的Cl-呈Cu2Cl2沉淀予以去除;
(5)步骤(4)所得脱氯后液如果含F低于0.08g/L时即为合格电解液;如果高于0.08g/L时采用化合脱除,做法是在搅拌反应槽中加入一种镍化合物[Ni(OH)2],控制pH2.0~5.0、温度30~90℃,使溶液中F-以NiF2 ·2H2O沉淀予以去除,得电解净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从高氟氯次氧化锌粉制取电锌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分离步骤(4)脱氯反应产出的Cu2Cl2沉淀,将其置于搅拌反应槽加入碱液NaOH、KOH或 NH4OH,控制pH7.0~12.0、温度30~90℃,使Cu2Cl2发生转化反应生成CuOH沉淀, CuOH沉淀浆化后返回步骤(4),供下次脱氯反应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从高氟氯次氧化锌粉制取电锌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第(4)步亚铜的化合物的加入量及脱氯终点的控制,是通过一台双电位装置控制加料浆泵来实现,脱氯终点的数值确定为Cl-<0.2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从高氟氯次氧化锌粉制取电锌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第(5)步中Ni(OH)2的加入量及脱氟终点的控制是通过一台双电位装置控制加料浆泵来实现的,脱氟终点的数值确定为F-<0.05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从高氟氯次氧化锌粉制取电锌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分离步骤(5)脱氟反应产出的NiF2沉淀,将其置于搅拌反应槽中,加入一种液碱NaOH、KOH或 NH4OH,控制pH7.0~12.0、温度30~90℃,发生转化反应生成Ni(OH)2,浆化后返回步骤(5),供下次脱氟反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从高氟氯次氧化锌粉制取电锌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脱氟后液如含Cu 、Cd、 Ni、 Co等杂质超标,在搅拌反应槽中,采用常规的多段锌粉置换法予以净化处理,分离置换渣与净液,净化液供电解锌片,锌片熔铸成锌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从高氟氯次氧化锌粉制取电锌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电解残液返回步骤(1)供做下次浸出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河锌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红河锌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70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恶性肿瘤剂组合物
- 下一篇:具有抗糖尿病和其它有用活性的植物提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