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键式隐藏密码锁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6039.3 | 申请日: | 201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3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郭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水龙 |
主分类号: | E05B37/20 | 分类号: | E05B37/20;E05B15/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8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藏 密码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码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键式隐藏密码锁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现行密码锁有数字拨轮式和数字按键式,由于数码是明示的,输入密码的方法是明示的,特别是现在利用摄像头摄取密码的输入过程,进行破解密码锁,密码易泄漏,安全系数低,并且对外形美观设计及密码锁的广泛应用有阻碍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密码锁存在的密码易泄漏,安全系数低,应用范围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键式隐藏密码锁及方法;提高了密码锁的安全系数,又易泄漏,有利于外形的美观设计,其工艺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防水防潮耐老化,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使人们逐步实现不再依赖钥匙开密码锁。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键式隐藏密码锁,具有一个开启复位装置与至少为一个的密码单元装置组成,所述开启复位装置设置的开启复位框位于键式拨码装置与设定密码装置之间,开启复位框上设置有与密码单元装置上开锁槽对应的凸块;所述开启复位装置上设置有与密码单元装置上定位销对应的顶杆;所述密码单元装置由键式拨码装置通过转轴穿过开启复位框5与密码装置构成同轴结构。
一种键式隐藏密码锁,开启复位装置由开复键、开启复位框、斜面槽板构成,所述开启复位框为“L”形结构,长边上的矩形框内设置有开复键,开复键通过弹簧连接的滑块与密码单元装置上定位销对应的顶杆直角台阶接触,所述顶杆上套置有斜面槽板;所述穿过开启复位框的开复键通过弹簧与开启复位框连接,开启复位框通过弹簧与壳体连接,顶杆另一端通过弹簧与壳体连接。
一种键式隐藏密码锁,所述开启复位框长边上的矩形一侧设置有至少为一个的密码单元装置椭圆孔,密码单元装置椭圆孔的一侧设置有凸块。
一种键式隐藏密码锁,键式拨码装置由按键、拨码叉、输码轮、定位销构成,所述按键通过转轴穿过拨码叉、拨码叉簧、输码轮配合连接,输码轮上定向的轮齿间设置有一个定位销,定位销通过定位销簧连接在壳体上;拨码叉簧一端固在拨码叉上,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中间板上。
一种键式隐藏密码锁,密码装置由复位轮、卷簧、定码轮和转轴构成,所述转轴穿过定码轮、卷簧与复位轮固定连接;所述卷簧的一端卡在定码轮内的档块上,所述卷簧的另一端卡在复位轮的凸起上,复位轮上的凸起与定码轮上档块在复位状态下相吻合。
一种键式隐藏密码锁,所述定码轮为凹圆形结构,凹圆形结构内设置有一个卡簧凸起,凹圆形结构外圆盘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密码槽,每个密码槽一侧设置有标示码;密码槽数量与输码轮轮齿数量相对应,且密码槽上设置有一个设定密码的定码销。
一种键式隐藏密码锁,所述顶杆上设置有与定位销斜面对应的斜面台阶和与开复键对应的直角台阶。
一种键式隐藏密码锁,所述转轴与输码轮半圆轮孔和复位轮半圆轮孔的结构相同。
一种键式隐藏密码锁,所述标示码为按序排列的标示符号,包括英文、罗马按序排列的字母,或按序排列的数字符号。
一种键式隐藏密码锁的工作方法,包括:
1、设定密码;将密码单元的定码轮沿输码轮拨动方向转动,至选定该定码轮轮面上的码位,用定码销固定后完成定码;
2、开锁:通过隐藏密码的键式拨码装置的按键输入密码,按下按键,使拨码叉在按键上的斜面作用下,拨码叉压缩弹簧向下移动与输码轮上的齿位啮合,并转动使输码轮转动一个齿位; 当完整按下按键次数与所设密码数相同时,输入密码正确,此时输码轮上的凹槽和开复框上的凸块相对应,再拨动开复键向C点移动,带动开复框移动,开复框上的凸块进入输码轮的槽内,密码锁打开;
反之,当完整按下按键次数与所设密码数不同时,输入密码不正确,再按开复键,开复框上的凸块不能进入输码轮的槽内,开复框不能移动,密码锁处于关闭状态;
3、复位:开复键上设置的基准面O,从A点移动到B点密码锁未打开,或从A点移动到C点后再回移,即从B点或C点移动到A点的过程为复位,A点为原位;
当输码正确时,开复键可以从A点移动到C点;输码错误时开复键只能从A点移动到B点,这两种操作过程中,滑块都会在弹簧T3的作用下,在B点从顶杆的上面移至下一个面,即开复键从B点向A点移动过程中,将带动顶杆同时移动,在斜面的作用下,顶杆将定位销顶起,同时在卷簧的作用下,驱动复位轮通过转轴带动输码轮复位至复位轮上的凸块,与定码轮上的凸块接触。同时在斜面槽的斜面作用下,滑块被升起,在A点时,滑块下面高于顶杆的上面,这时顶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归位,整个复位过程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水龙,未经郭水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60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