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壁碳纳米管的接枝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1208.4 | 申请日: | 201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8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侯文生;戴晋明;牛梅;李寅;史晟;蔡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92/00 | 分类号: | C08F292/00;C08F222/06;C01B31/0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壁碳 纳米 接枝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壁碳纳米管的接枝方法,属无机碳材料改性方法和应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碳纳米管CNTs,是由单层或多层石墨片卷曲而成的中空无缝管状纳米结构材料,管径小、长径比大,具有优异的化学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其杨氏模量可达1.8×1012Pa,是钢的100倍,抗弯强度可达14.2GPa,应变能可达100keV,而密度仅为钢的1/6;长度>10nm的CNTs,其导热系数>2800W/m·K;受几何形状的限制,碳纳米管的径向热膨胀几乎为零;碳纳米管还具有优良的光学、场发射、耐强酸、强碱和耐高温氧化特性,通常使用的是多壁碳纳米管,用多壁碳纳米管作为增强相可以提高高聚物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还能改变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制备复合材料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是,多壁碳纳米管在聚合物中难以均匀分散,与基体材料的相容性较差,故必须对多壁碳纳米管表面进行接枝改性,改善相容性和分散性,才能扩大多壁碳纳米管的应用范围。
目前,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改性方法存在工艺复杂、反应效率低、接枝率不高等弊端;还有的接枝后给多壁碳纳米管带来结构损伤和性能损失,改性不均匀还会给后续加工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采用马来酸酐做接枝改性剂、过氧化苯甲酰做引发剂、二甲苯做分散剂,打开马来酸酐分子结构上的双键,然后使生成物接枝在碳纳米管的表面,实现对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改性,提高分散效果,以扩大多壁碳纳米管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技术方案
本发明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为:多壁碳纳米管、马来酸酐、过氧化苯甲酰、二甲苯、丙酮、水浴水、氮气,其组合用量如下:以克、毫升、厘米3为计量单位
制备方法如下:
(1)精选化学物质材料
对制备需要的化学物质材料要进行精选,并进行质量纯度控制:
(2)超声分散
称取多壁碳纳米管0.2g±0.002g;
量取二甲苯100ml±1ml;
加入四口烧瓶中;
然后将四口烧瓶置于超声分散机上,开启加热器,四口烧瓶温度加热到60℃±2℃;
开启超声分散机进行超声分散,超声频率60KHZ,超声分散时间30min±2min;
(3)接枝改性
多壁碳纳米管的接枝改性是在四口烧瓶中进行的,是在加热、搅拌、水循环冷凝、氮气保护、水浴状态下完成的;
①将四口烧瓶置于水浴缸上,水浴缸内的水浴水要淹没四口烧瓶的4/5,将水浴缸置于电热搅拌器上;
②称取马来酸酐0.2g±0.002g;
称取过氧化苯甲酰0.01g±0.0002g;
由加液漏斗加入四口烧瓶中;
③开启电热搅拌器加热,四口烧瓶内温度由25℃升至80℃±2℃;
④开启搅拌器,进行搅拌;
⑤开启水循环冷凝管进行水循环冷凝;
⑥开启氮气管,进行氮气保护,氮气输入速度20cm3/min;
⑦在加热、搅拌、水循环冷凝过程中将发生化学反应,时间360min,反应式如下:
式中C12H7O5:马来酸酐接枝的多壁碳纳米管
⑧反应结束后,关闭加热器,停止搅拌,停止水循环冷凝,停止输氮气,使四口烧瓶及反应液自然冷却至25℃;
(4)抽滤
将四口烧瓶内的反应液倒入抽滤瓶上的布式漏斗中,用两层偏佛乙烯膜进行抽滤,滤膜上留存产物滤饼,滤液抽至滤瓶中;
(5)洗涤、抽滤
将产物滤饼加入烧杯中,然后加入丙酮100ml±1ml,搅拌洗涤30min,成洗涤液;
将洗涤液加入抽滤瓶上的布式漏斗中,用两层偏佛乙烯膜进行抽滤,滤膜上留存产物滤饼,洗涤液抽至滤瓶中;
洗涤、抽滤重复进行5次;
(6)真空干燥
将产物滤饼置于石英产物舟中,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烘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120℃±2℃,真空度16Pa,干燥时间1440min;
干燥后得:接枝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
(7)检测、分析、表征
对制备的接枝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的形貌、结构、成分、化学物理性能进行检测、分析、表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12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小型猪红细胞系统评价眼刺激性的方法
- 下一篇:改进的转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