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器的翅片侧向装配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9131.7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6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峰;欧阳征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西屋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5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侧向 装配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的制造工艺,尤其是平行流换热器制造中的翅片装配工艺。
背景技术
平行流换热器由多孔扁管、散热翅片和集流管组成。扁管两端分别插入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利用设置在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上的隔板分隔而形成串连通道。翅片和集流管表面涂敷有钎料和钎剂,整个芯体用夹具夹持,通过钎焊炉整体焊接而成。平行流换热器早期主要用于汽车空调,近年来在商用空调、家用空调、冷却器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平行流换热器在加工过程中,要先将扁管、翅片和集流管进行装配,然后进入钎焊炉焊接。现有的一种装配工艺是先装配集流管再装配翅片:先将每根扁管逐一插入集流管上的插槽以组成框架,然后再将散热翅片装进扁管之间的空隙。由于扁管的间距与散热翅片的高度大致相等,因此在向扁管之间的空隙装入翅片时非常困难,装配效率很低。有时还要利用扁管的弹性将管体向外侧推开一定距离,以暂时扩大扁管之间的间距以便装入翅片,这不仅操作困难,而且会带来质量隐患。进一步地,随着翅片装配的进行,当大部分扁管之间已经装入了翅片,要将剩下的管体推开就更难操作,也更容易发生质量问题。
现有的另一种改进的装配生产工艺是先装配翅片再装配集流管:先将每根扁管逐一插入带有插槽的定位柱以组成框架,再将散热翅片装进扁管之间的空隙,然后取下两侧的定位柱并安装集流管。这种装配工艺,定位柱上的插槽间距可以略大于集流管上的插槽间距。相应地,插入扁管后的管间距也就略大于散热翅片的高度,具有一定余量,因而较容易向扁管之间的空隙装入散热翅片。但在完成翅片装配,取下两侧的定位柱后,要用工具将扁管和翅片压紧,以消除扁管与翅片之间的间隙的余量,使扁管的间距与集流管的插槽间距相匹配,才能安装集流管。而对于大型平行流换热器,从前后两侧压紧扁管和翅片时,压力通过传递到翅片,铝箔翅片的折叠弯曲结构使其在高度和长度方向受力后都会发生变形,因此前后两侧的扁管和翅片受力较大、变形较大、管间距小,而中间的扁管和翅片受力较小、变形较小、管间距大。多根扁管的位置与集流管的插槽会出现偏移,要将每根扁管都插入对应的插槽也非常困难,通常需要逐一调整。
这两种换热器的装配生产工艺,前者的翅片装配效率极低,后者的翅片装配效率有所提高,但仍然是将翅片逐条装入扁管之间。一种改进的方案是,一次取出多条翅片,再逐一整理装入扁管之间。为了提高换热器的装配效率,需要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将翅片一次性整体装配到换热器框架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将一组换热器翅片整体装配到换热器框架内,以提高了换热器翅片装配过程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所述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一种换热器的翅片侧向装配工装,包括管固定器、导轨和翅片架,其特征在于:
1)换热器的扁管装在管固定器上;
2)相邻的扁管与所述管固定器的至少一侧具有能容纳翅片通过的间隙;
3)所述导轨的一端与所述管固定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翅片架相连。
为了提高换热器的装配效率,将翅片一次性整体装配到换热器框架内,必须改变将翅片逐条从换热器框架上方装入的方式,使用导轨将翅片从换热器框架的一侧整体送入换热器框架内,因此相邻扁管与所述管固定器的至少一侧具有能容纳翅片通过的间隙。显然,管间距Dt必然大于翅片高度df。
具体地说,当扁管厚度dt小于管固定器的厚度ds时,相邻扁管与所述管固定器的间隙,是指如附图2所示的相邻两个固定扁管的管固定器之间的最小间距Ds。相邻的扁管与所述管固定器的至少一侧具有能容纳翅片通过的间隙,是指Ds大于翅片高度df。
而当扁管厚度dt大于管固定器的厚度ds时,相邻扁管与所述管固定器的间隙,是指如附图3所示的相邻两根扁管之间的最小间距Dt。相邻的扁管与所述管固定器的至少一侧具有能容纳翅片通过的间隙,是指Dt大于翅片高度df。
特别地,当扁管与管固定器在翅片通过的一侧交错排列,相邻扁管与所述管固定器的间隙,是指如附图4所示的相邻扁管与固定扁管的管固定器之间的最小间距Df。相邻的扁管与所述管固定器的至少一侧具有能容纳翅片通过的间隙,是指Df大于翅片高度df。
需要说明的是,如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所示,本发明专利中所称的管间距,以大写字母Dt表示,是指相邻两根扁管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包括扁管本身的厚度;本发明专利中所称的管距,以小写字母dp表示,是指相邻两根扁管顶面的间距,包括了相邻两根扁管之间的间距和一根扁管的厚度,即:dp=dt+D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西屋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西屋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91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