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污物清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8784.3 | 申请日: | 2011-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0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应放天;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放天 |
主分类号: | E03F7/10 | 分类号: | E03F7/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污物 清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物清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全自动清理污物的智能污物清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工业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废水、污物的数量也在增多,污物的清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繁重。由于城市下水道的长度迅速增长,下水道的清理工作也更加艰苦,传统的清污工具是一桶一桶地从管道内掏污物,存在着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污染环境的缺点,并且只能在白天作业,白天作业它既影响市容,又影响城市交通。现在已经有专门疏通水道的高压清洗车,通过高压水泵将储水罐中的水经过高压胶管,从高压喷头的孔向后喷出高压水,利用水的反作用力使喷头带动胶管自动进入下水道的深处,从而达到冲洗,疏通下水道中的污泥,杂物等目的,但是价格昂贵、浪费水资源,由于使用成本过高,不适合大范围推广,且无法清洗复杂管路、易燃易爆品清洗流程过于复杂。
目前的污物清理装置很难实现污物智能收集、清理和液污分离的同时进行,且无法适应清洗环境的多变。从长远来讲,各种清洗设备应该有一个组合使用的趋势,需要一种集收集、分离、清理、运输污物与污水于一体的智能清理设备,不仅用于清洗城市下水道,管道的沉积物,死角泥沟的疏通,也可用于清洗工业排液管道,壁面,尤其是可用于清理水道泥浆、淤泥、石子、砖块等较大物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传统清洁工具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污染环境的缺点,而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污物智能收集、清理和液污分离的同时进行、适应清洗环境多变情况的智能污物清理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智能污物清理设备,包括污物收集装置、液污分离装置、输送装置和运输主体,所述输送装置连通污物收集装置和液污分离装置,且液污分离装置固定在运输主体上;所述污物收集装置包括污泥机主体、设于污泥机主体上的吸污口和出污口;所述液污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滤带、第二滤带以及具有平行排列或间隔排列的压榨辊筒;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吸污管和排水管;所述运输主体包括底座、控制台和污物清理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污泥机主体通过吸污口吸取出的污物经由出污口传送至输送装置,吸污管通过出污口与液污分离装置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出污口与吸污管之间设有可活动接口。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台包括显示屏、键盘输入元件和智能处理元件。
作为优选,所述污物清理部件安装于底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污物收集装置上装设有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到壁感应部件和沉浮感应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到壁感应部件安装在污泥机主体的前端。
作为优选,所述沉浮感应部件安装在污泥机主体的上部。
作为优选,所述的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判断污泥机主体周围污物浓度情况的污物检测部件,该污物检测部件安装在污泥机主体的前端。
作为优选,所述运输主体上设有夜间照明装置。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它能够实现污物智能收集、清理和液污分离的同时进行、适应清洗环境多变情况,不仅用于清洗城市下水道,管道的沉积物,死角泥沟的疏通,也可用于清洗工业排液管道,壁面,尤其是可用于清理水道泥浆、淤泥、石子、砖块等较大物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液污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污物收集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智能污物清理设备,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污物收集装置31、液污分离装置32、输送装置33和运输主体34,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33连通污物收集装置31和液污分离装置32,且液污分离装置32固定在运输主体34上;所述污物收集装置31包括污泥机主体311、设于污泥机主体311上的吸污口312和出污口313;所述液污分离装置32包括第一滤带321、第二滤带322以及具有平行排列或间隔排列的压榨辊筒323;所述输送装置33包括吸污管331和排水管332;所述运输主体34包括底座341、控制台342和污物清理部件3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放天,未经应放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87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