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极片的制造方法及由该方法制造的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8428.1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9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窦金龙;卢舜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崧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殷齐齐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制造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电池极片的制造方法及由该方法制造的电池。
背景技术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大多数采用卷绕的工艺来制作,但是对于一些要求功率较大的电池,需要采用叠片的工艺来制作才能达到要求,但是叠片工艺采用的是冲片的方式来完成极片的制作,并且在叠片的过程中,极片边部很容易出现掉粉,导致在电池制作过程中出现短路低压等一些异常现象。目前采用的是极片滚压后,用毛刷或者海绵将极片边部的粉进行清扫,目前工序流程请参见图1。首先是正负极对辊,再进行冲小片,然后进行扫粉,最后再进行叠片。目前的技术进行清扫粉尘,只能保证当前工序极片无粉尘,但不能保证在后续的叠片工序中再次出现粉尘,粉尘刺穿隔离膜致使正负极短路,最终导致电池低压,影响电池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极片的制造方法及由该方法制造的电池,从而解决了电池极片边缘掉粉的问题,进而提高电池产品的直通率。
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池极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正负极片对辊;
步骤二:将正负极片冲成小的极片;
步骤三:清除正负极片上的粉尘;
步骤四:将正负极片浸胶;
步骤五:将正负极片进行叠片。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四包括如下步骤:将预先配置浓度为50%~70%丁苯橡胶(SBR)、聚偏二氟乙烯(PVDF)或者LA133胶水分别倒入不锈钢托盘内,之后将已经完成对辊工序的正负极片,每次拿大约十五片至三十片的正负极片,将极片的两侧面边缘进行浸入胶水,浸胶水后将正负极片在温度为85℃的条件下烘烤十分钟。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浸胶后,对于正极片来说,在垂直两侧面的方向上的胶水尺寸厚度均为0.5~1mm,覆盖上面和下面边缘的胶水尺寸厚度均为1.5~2.5μm;对于负极片来说,在垂直两侧面的方向上的胶水厚度均为0.2~0.5mm,覆盖上面和下面边缘处的胶水厚度均为1.5~2.5μ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以上制造方法制造的电池。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增加了浸胶工序后,胶水包裹了正负极片上易脱离的粉体,起到了稳固的作用,防止正负极片在叠片工序极片的两侧面及边缘部掉粉,同时也解决了极片两侧面及边缘部出现毛刺,进而降低了电池低压及短路的比例,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池极片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池极片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正负极片在浸胶之前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正负极片在浸胶之前的另一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正极片或者负极片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正极片或者负极片在浸胶之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见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电池极片边缘掉粉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正负极片对辊,即用辊压机辊压涂好的极片;
步骤二:将正负极片冲成小的极片,即用机械冲床机器将极片冲成一定形状的,大小一般为宽度大于20mm且长度大于30mm的极片;
步骤三:清除正负极片上的粉尘,即用毛刷进行清扫极片边缘部的粉尘;
步骤四:将正负极片浸胶;
步骤五:将正负极片进行叠片,即将正负极片按照顺序叠放在一起,中间有电池隔膜隔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崧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崧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84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