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8072.1 | 申请日: | 201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6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丁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尧 |
主分类号: | A61K36/53 | 分类号: | A61K36/53;A61P1/16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 代理人: | 莫臻 |
地址: | 570105 海南省海口市***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脂肪肝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用于治疗脂肪肝的中成药制剂。
背景技术
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于各种原因如肥胖、糖尿病、营养不良、药物等使肝脏代谢发生障碍,致脂类物质的动态调节平衡失调,从而造成脂肪在肝细胞内蓄积的一种病理状态。脂肪肝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目前,西医尚无防治脂肪肝的专用药物。西药常选用保护肝细胞、去脂药物及抗氧化剂等,如维生素B、C、E、卵磷脂、熊去氧胆酸、水飞蓟素、肌苷、辅酶A、还原性谷胱甘肽、牛磺酸、肉毒碱乳清酸盐、肝泰乐,以及某些降脂药物等等,药物虽多,但效果不理想且仍需要进一步验证安全性。
中医学中尚无脂肪肝之病名,然就临床表现和体征而言,可将其归属于中医的积聚、肝痞、胁痛、痰浊、肥气、臌胀等范畴,起因多为过食肥甘厚味,过度肥胖或嗜酒过度或感受湿热毒邪或情志失调,或久病体虚。其病变部位在肝,与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密切相关,对其发病机理的认识,众多学者认为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痰浊郁结,淤血阻滞而最终形成湿痰瘀阻互结,痹阻肝脏脉络而形成脂肪肝,除痰、湿、淤外,也与机体气血亏虚,肝失调养及肾精亏耗,水不涵木相关。因此,中医治疗脂肪肝,以化痰祛湿,活血化瘀,疏肝解郁,健脾消导为主,也可根据病情,辅以清热、解毒、利胆、化积、补肾、养肝等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制剂,以中草药进行科学配伍,起到化湿清热、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活血化瘀的作用,对脂肪肝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制剂,是以茵陈、黄芪、茯苓、柴胡、绞股蓝、金钱草和甘草为原料,分别采用现有浸提工艺进行浸提得浸提液,合并,浓缩成稠浸膏,配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采用现有制备工艺制备而成,其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茵陈8~12、黄芪8~12、茯苓1~5、柴胡4~8、绞股蓝4~8、金钱草4~8、甘草4~8。
上述用于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制剂,可以制成药剂学上所说的多种剂型,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分散片、软胶囊剂及滴丸剂等。
本发明中,所述原料中的茵陈采用如下提取方式提取: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收集萃取物,加入75%乙醇,加热,搅拌弃悬浮物,放置至室温,析出沉淀,滤过,得茵陈提取物,待用。
本发明中,所述稠浸膏的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0~1.20。
本发明所使用的中草药的药理作用:
茵陈味苦、辛、微寒,归脾、胃、肝经,具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之功效。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肺经,具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
柴胡辛、微苦、微寒,归肝、胆经,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气之功效。
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具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机、利水消肿之功效。
金钱草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胆、肾、膀胱经,具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
绞股蓝味苦、微甘,凉。归肺、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养心护肝、益气和血之功效。
甘草性平、味甘,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中医认为脂肪肝起因多为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气血失和、痰瘀阻络等所致。以气滞血瘀为本,以肝胆湿热为标。以饮食不节、情绪不佳、肝失疏泄为诱因,以气滞于内、肝络阻塞、脾失健运、浊邪害清、气血痰瘀相互结于胁下为基本病机。
本发明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无明显毒副作用,以中草药进行科学配伍,药效具有协同作用的效果,具有化湿清热、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活血化瘀等功效,对脂肪肝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非限定性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当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不应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任何在本领域可以容易的作出的改变都可以被认为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药材原料:茵陈150g、黄芪170g、茯苓70g、柴胡70g、绞股蓝70g、金钱草80g、甘草10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尧,未经丁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80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聚酯薄膜
- 下一篇:一种挖绵机双刀挖绵送刀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