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楼消防自救型快速逃生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4903.8 | 申请日: | 201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6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忆萍;刘洋;陈霜洁;余涌沁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忆萍 |
主分类号: | A62B1/20 | 分类号: | A62B1/20;E04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楼 消防 自救 快速 逃生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楼消防自救型快速逃生方法及系统,尤其是一种免动力电源及自动隔离灼热浓烟空气的高楼快速逃生方法及系统。主要用于高层建筑。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城市中高层超高层建筑目益增多,伴随着高楼逃生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的时候,现有的解救措施都非常的有限,而由施救者去解救对于自身的安全也是很危险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诸多人员伤亡,制约着人的生命权。
因此现有的高楼快速逃生方法及装置均存在一些不足,很有必要对此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以上问题而提出一种高楼快速逃生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及装置更安全更快捷,且适用人群更广泛的高楼自救型快速逃生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高楼自救型快速逃生方法,在高楼内设置环状救生通道,环状救生通道从顶楼一直下垂到一楼,在环状救生通道的底部设有封闭门,在每一层都设有开启门;再在高层建筑的各层都设有可以载人的活塞式下滑装置,可以载人的活塞式下滑装置可以安装到环状救生通道中,活塞式下滑装置在环状救生通道中与环状救生通道的侧壁密封配合,形成类似活塞的装置,利用应用活塞移动会由内部空气产生阻尼的原理,让载人的活塞式下滑装置在环状救生通道中缓慢下滑,到达环状救生通道底部后,打开封闭门即可成功逃生。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可以在活塞式下滑装置设置直通减压阀,在活塞式下滑装置下滑的过程中,通过调整环状结构中直通减压阀,可以调整环状救生通道的阻力大小,使人随活塞式下滑装置安全地降落至地面。
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是:一种高楼自救型快速逃生系统,在高层建筑中,设置有环状救生通道,环状救生通道从顶楼一直下垂到一楼,在环状救生通道的底部设有封闭门,在每一层都设有开启门;再在高层建筑的各层都设有可以载人的活塞式下滑装置,可以载人的活塞式下滑装置可以安装到环状救生通道中,活塞式下滑装置在环状救生通道中与环状救生通道的侧壁密封配合,形成类似活塞的装置,活塞式下滑装置在环状救生通道中可以缓慢下滑。
本发明通过将人紧密地置于活塞式下滑装置中,形成一个类似活塞体的载人救生设置;当人的重力伴随着活塞式下滑装置与管壁紧密摩擦下滑时,使环状救生通道内的气压强迅速增大时,活塞体在下滑的过程中,通过调整环状结构中直通减压阀,使人随活塞式下滑装置安全地降落至地面的方法。供工作生活在高层超高层建筑群里的人们,在发生火灾或其它险情时,更安全迅速地撤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发明结构简单完全免动力电源,免维护,使用寿命长,且逃生管垂直于地面,能安全快速地使逃生者撤离险境。
②逃生者只需将双环充气逃生圈套入自身的腰部,并迅速充气使之牢牢箍住身体,形成“纺锤状”。
③为了控制下降速度,逃生者可通过双手调整2个直通减压阀来实现逃生者平稳着落于旋转逃生轮中的逃生舱内,无恐惧感。
④逃生者在逃生舱内通过打开手动自锁式开关,靠自身重量驱动旋转逃生轮自转至地面安全撤离。
⑤每层楼面的消防阻燃逃生活动门斜向管内开启的,形成5~15度的夹角,此门因夹角及重力之合力自动关闭。当楼上有逃生者通过时,因气压会使门框内的活塞式气压锁将逃生门牢牢地锁住无法打开。逃生者通过后,因无气压门框内的活塞式气压锁自动松脱,逃生门即可轻松地推开,这样能保证逃生者有序的撤离。
⑥消防阻燃逃生活动门上部为浓烟排放窗,能有效地将灼热的浓烟排放到室外,阻隔浓烟对人体的侵害。
⑦由于本发明没有易损部件,所以可以保证系统的循环使用功能以及良好的可靠性,随时启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双环充气逃生圈俯视图;
图3为双环充气逃生圈侧视剖面图;
图中:1.速降逃生管道、2.浓烟排烟管道、3.逃生排气管道防雨盖、4.排烟管道防雨盖、5.消防阻燃逃生活动门、6.浓烟排放窗、7.活塞式气压锁、8.旋转逃生轮、9.逃生舱、10.旋转逃生轮定位孔、11.手动自锁式开关、12.安全扶手、13.海绵弹簧阻尼垫、14.基座、15.轴承、16.安全平台斜坡滑行道、17.双环充气逃生圈、18.直通排气管道、19.直通减压阀、20.充气嘴、21.放气阀、22.报警气鸣笛、23.可调节定位软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忆萍,未经刘忆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49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钢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强化AZ系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