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铜导线屈服强度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4189.2 | 申请日: | 201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6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根华;曹晓峰;康振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华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08 | 分类号: | C22F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4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导线 屈服 强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线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导线屈服强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铜导线的屈服强度一般都小于260MPa,若要提高导线的屈服强度,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改变铜合金的成分,或同时改变铜合金的冶炼工艺。采用上述措施提高铜导线的屈服强度,由此带来的问题是,铜导线的电阻率会随之增加,生产工艺复杂化,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最主要的是铜导线的电阻率增加后,会增加电能的消耗,同时铜导线的发热量也会增加,铜导线发热量的增加将对相应的运行设备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加速铜导线及相应设备的老化速度。由于目前铜导线在冷轧等加工工艺中,在其内部会产生内应力,而且导线的表面硬度也会较硬,如果将这种导线直接进行表面涂漆后使用,也会引起铜导线的变形或扭曲。因此,为了消除铜导线的内应力,提高铜导线的屈服强度,并且降低其表面的硬度,有必要对现有的铜导线加工工艺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设计一种能提高导线的屈服强度,消除导线内部应力,并降低表面硬度的铜导线加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提高铜导线屈服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工艺:
第一步,用电炉熔炼铜材;
第二步,用连铸连轧机将熔炼后的铜材热轧成型;
第三步,将热轧成型后的铜导线冷却后,用挤压成型机挤压;
第四步,将挤压成型后的铜导线再进行冷轧、拉伸处理;
第五步,将拉伸处理后的铜导线通过退火炉进行退火处理;
第六步,将退火处理后的铜导线再通过拉伸机进行拉伸处理。
其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铜导线的退火处理是将铜导线放入退火炉中,将铜导线加热到586~593℃,然后保温2.5~3.5小时,然后停止加热使铜导线随炉冷却冷至自然环境温度,其冷却的时间为15~18小时。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退火炉可选用井式退火炉。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将铜导线采用该加工工艺加工后,可有效地消除铜导线的内部应力,提高导线的屈服强度,在不改变材料成分的和冶炼工艺的前提下,可将导线的屈服强度由原来的200~230Mpa提高到265Mpa,同时还可降低导线的表面硬度,使其铜导线内部晶格排列均匀致密,在进行表面涂漆工艺后不会产生变形扭曲,而且可使导线具有良好的韧性。该退火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加工成本低,提高铜导线的屈服强度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是一种提高铜导线屈服强度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第一步,用电炉熔炼铜材;
第二步,用连铸连轧机将熔炼后的铜材热轧成型;
第三步,将热轧成型后的铜导线冷却后,用挤压成型机挤压;
第四步,将挤压成型后的铜导线再进行冷轧、拉伸处理;
第五步,将拉伸处理后的铜导线通过退火炉进行退火处理;
第六步,将退火处理后的铜导线再通过拉伸机进行拉伸处理。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实施例是,所述铜导线的退火处理是将铜导线放入退火炉中,将铜导线加热到590℃,然后保温3小时,然后停止加热使铜导线随炉冷却冷至自然环境温度,其冷却的时间为16小时。
在本发明中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是,所述的退火炉可选用井式退火炉。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将铜导线采用该加工工艺加工后,可有效地消除铜导线的内部应力,提高导线的屈服强度,在不改变材料成分的和冶炼工艺的前提下,可将导线的屈服强度由原来的200~230Mpa提高到265Mpa,同时还可降低导线的表面硬度,使其铜导线内部晶格排列均匀致密,在进行表面涂漆工艺后不会产生变形扭曲,而且可使导线具有良好的韧性。该退火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加工成本低,提高铜导线的屈服强度效果显著。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华电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华电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41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泳显示器的驱动方法
- 下一篇: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