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氨复合弹力染色织物的清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3815.6 | 申请日: | 201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1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钱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D06L1/12 | 分类号: | D06L1/12;C11D1/72;C11D1/29;D06P5/08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王余粮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弹力 染色 织物 清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的清洗方法,更具体的讲涉及一种涤氨复合弹力染色织物的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涤氨弹力织物具有较高的弹性和优异的回弹性能,因此已成为流行的服装面料之一。但是由于用分散染料对氨纶/涤纶双组分织物进行染色时,氨纶组分会沾染大量分散染料。这部分染料与氨纶结合较为松散,在后处理与服用水洗时容易发生解吸,沾染到其他组分的纤维,造成色牢度下降。
目前为止,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
1.筛选分散染料品种,尽量选择对氨纶组分沾色轻的种类;
2.采用专用的染色助剂,减轻分散染料对氨纶组分的沾染程度;
3.加强清洗,降低吸附上染在氨纶组分上的分散染料。
较为常见的清洗方法主要有:
(1)皂洗:采用肥皂或洗涤剂溶液将吸附在织物表面上的染料在近沸条件下进行净洗的加工工艺;
(2)还原清洗:纤维织物经过染色加工后,加入保险粉和烧碱,加温到一定温度处理,处理时,吸附在表面的分散染料易被还原分解成中间体成水溶性而除去。而纤维内部的分散染料由于涤纶结构紧密不易被还原剂渗透而不受影响。
但不管采用上述何种清洗方法,氨纶组分的分散染料沾染程度依然较高(最高达25%左右),因此,不能有效解决该问题。
有基于此,申请人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基于研究超声波与助剂对涤氨织物清洗的协同作用机理,提供一种涤氨复合弹力染色织物的清洗方法,该方法能有效降低氨纶组分的分散染料沾染程度,并能明显改善产品的色牢度性能。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涤氨复合弹力染色织物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配置超声波功能的清洗容器中,超声波频率为15-60kHz,按清洗织物的重量和浴比注入相应体积的水,升温至60-85℃,依次加入烧碱1-2g/l、保险粉1-2g/l、清洗助剂1-3g/l,投入染色织物,开启超声波,保温运行10-20min,排水。
所述的清洗助剂采用本发明的自配清洗助剂。
本发明自配清洗助剂,选自以下类型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它们分别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脂肪聚氧乙烯醚硫酸盐、脂肪酸多元醇酯类的聚氧乙烯醚衍生物,其结构式分别如下所示:
上述结构式中:R为各类饱和或不饱和脂肪烃,n, x, y, z分别为正整数。
本发明自配清洗助剂,进一步优选为tween-80(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乳化剂A110(脂肪酸聚氧乙烯酯,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提供)。
本发明自配清洗助剂,可选择加水或者不加水配合使用,加水情况下,清洗助剂的质量浓度应大于30%。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涤纶/氨纶弹力织物一般采用分散染料进行染色,由于氨纶具有较为特殊的结构,染色时分散染料在氨纶的纤维表面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聚集现象,如图1、图2所示。
超声波清洗是基于空化作用,即在清洗液中无数气泡快速形成并迅速内爆。通常把频率为2×104 Hz~2×109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它既是一种波动形式,又是一种能量形式。清洗的超声波应用原理是由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高频机械振荡信号,通过换能器转换成高频机械振荡而传播到介质,清洗溶剂中超声波在清洗液中疏密相间的向前辐射,使液体流动而产生数以万计的微小气泡,存在于液体中的微小气泡(空化核)在声场的作用下振动,当声压达到一定值时,气泡迅速增长,然后突然闭合,在气泡闭合时产生冲击波,在其周围产生上千个大气压力,破坏不溶性污物而使它们分散于清洗液中。
在超声波作用下,利用保险粉和烧碱进行还原清洗,清洗液中加入润湿、分散、增溶与乳化等综合效果较好的表面活性剂,三者能发生相互协同作用。保险粉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在烧碱中能起到较强的还原作用,与吸附在纤维表面的分散染料相接触,将染料还原分解成为无色的产物;而表面活性剂能分别对涤氨弹力织物和粒状分散染料产生润湿作用,从而减弱了纤维与染料的吸附力,与超声波空化作用产生协同作用而将吸附在氨纶纤维表面的分散染料颗粒击碎脱落,进而依靠表面活性剂的分散、增溶作用,将击碎的染料分散、增溶在洗液的胶束中,增加了分散染料与还原液的接触面积,起到更好的还原作用,并依靠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进一步将还原后分解产物乳化、悬浮在洗涤液中,阻止再次吸附沾污氨纶纤维,随洗液排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38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硅Y型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车桥总成以及包括该车桥总成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