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弱磁调速的定子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2926.5 | 申请日: | 201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0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力;曹君慈;张晓晨;邱洪波;霍菲阳;张奕黄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12 | 分类号: | H02K1/12;H02K1/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调速 定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实现弱磁控制的电机定子结构,属电机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的先进生产加工设备设计投运,对其驱动和执行单元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电机要求在更宽泛的速度下平稳运行。为了使电机在高于额定转速时稳定运行,一般采用减弱主极磁通Φ的控制方式。但对于某些电机较难实现弱磁控制,如永磁同步电动机采用永磁体励磁,永磁体励磁强度就不可调节;而采用变频器对异步电机调速时,一旦进入弱磁调速,变频器输出电压为电机额定电压,电机电流增大,超过额定值。这些都将影响电机的运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电机结构较难实现弱磁控制问题,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结构。
一种电机弱磁调速的定子结构,该定子结构包括机壳、定子铁心。该定子
铁心包括上分瓣定子铁心和下分瓣定子铁心。
在上分瓣定子铁心中间的顶部轴向设燕尾槽,在燕尾槽内安装第一隔磁板,在第一隔磁板内,沿轴向安装第一电磁铁和第三电磁铁。
在下分瓣定子铁心中间的底部轴向设燕尾槽,在燕尾槽内安装第二隔磁板,在第二隔磁板内,沿轴向安装第二电磁铁和第四电磁铁。
在机壳内壁上与第一隔磁板上安装的第一电磁铁和第三电磁铁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安装第五电磁铁和第七电磁铁。
在机壳内壁上与第二隔磁板上安装的第二电磁铁和第四电磁铁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安装第六电磁铁和第八电磁铁。
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第五电磁铁和第六电磁铁位于同一轴线。
第三电磁铁、第四电磁铁、第七电磁铁和第八电磁铁位于同一轴线。
机壳的内径大于定子铁心的外径5~10mm。
第二电磁铁和第六电磁铁一直保持通电,形成相互排斥力,第四电磁铁和第八电磁铁同时保持通电,形成相互排斥力,上述两个斥力之合力与上下分瓣定子铁心的重力相等。
弱磁控制时,第一电磁铁和第五电磁铁通电,形成相互吸引电磁力,第三电磁铁和第七电磁铁同时通电,形成相互吸引电磁力,上述两个吸引电磁力带动上分瓣定子铁心向机壳移动。
减小第二电磁铁和第六电磁铁,第四电磁铁和第八电磁铁的通电电流,减小所述排斥力,下分瓣定子铁心向机壳移动。
所述上分瓣定子铁心向机壳的移动和下分瓣定子铁心向机壳的移动,使上分瓣定子铁心和下分瓣定子铁心分开,电机气隙发生变化,实现对电机弱磁控制。
所述机壳与上分瓣定子铁心之间内设有第一、第二拉力弹簧和第三、第四拉力弹簧;所述机壳与下分瓣定子铁心之间内设有第一、第二压力弹簧和第三、第四压力弹簧。
第一、第二拉力弹簧和第一、第二压力弹簧在同一轴横截面内,且沿圆周均匀分布.
第三、第四拉力弹簧和第三、第四压力弹簧在同一轴横截面内,且沿圆周均匀分布。
所述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和第三电磁铁、第四电磁铁分别用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第三永磁体和第四永磁体块代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机弱磁调速的定子结构,通过调节电磁主磁路中径切双向空气磁阻大小,改变对磁路磁压降分配和主磁通大小,进而实现对电机的弱磁控制;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机弱磁调速的定子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带弹簧的电机弱磁调速的定子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图3的右视图。
图6是图5的B-B’剖面图。
图7是带永磁块电机弱磁调速的定子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一
一种电机弱磁调速的定子结构,该定子结构包括机壳1、定子铁心,如图1、2所示。该定子铁心包括上分瓣定子铁心2-1和下分瓣定子铁心2-2。
在上分瓣定子铁心2-1中间的顶部轴向设燕尾槽,在燕尾槽内安装第一隔磁板3-1,在第一隔磁板3-1内,沿轴向安装第一电磁铁4-1和第三电磁铁4-3。
在下分瓣定子铁心2-2中间的底部轴向设燕尾槽,在燕尾槽内安装第二隔磁板3-2,在第二隔磁板3-2内,沿轴向安装第二电磁铁4-2和第四电磁铁4-4。
在机壳1内壁上与第一隔磁板3-1上安装的第一电磁铁4-1和第三电磁铁4-3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安装第五电磁铁4-5和第七电磁铁4-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29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