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红外探测报警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2550.8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1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罗笑南;刘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8B13/19 | 分类号: | G08B13/19;G08B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嵌入式 系统 红外 探测 报警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家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红外探测报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嵌入式系统技术更加成熟,其成本价格更加低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也越来越强,安全防盗问题也日渐进入现代家庭关注的问题。
因此,人们希望提供一种智能报警方法,可以在主人外出之时,利用现有通信网络进行远程报警,甚至可以通过设置,在盗窃或其他威胁到家庭安全问题的事情发生之时,直接连接到公安机关,实现智能报警,保障现代家庭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红外探测报警方法及装置,可以实现智能报警,为用户家庭人身财产安全提供多一层保障。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红外探测报警方法,包括:
1)用户通过遥控器或功能选择模块对系统进行功能设定,并设定监控范围,热释红外探测器对监控范围内情况进行监控,当有人入侵时,探测器检测到人体发射红外线,将之转化为数字信号,送入嵌入式中央处理器;
2)嵌入式中央处理器对红外探测器送入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并进行动作判断,而后根据程序设定,分别对系统中其他部分发出相应指令;
3)根据中央处理器发出指令,手机信息发送模块通过数字通信网络,以发送短信的形式发送报警信息到用户指定手机实现。
可选的,还包括高强度声音报警器和高亮度光报警器发出报警信息震慑入侵者。
可选的,记忆系统记录报警发生时间和信息。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红外探测报警装置:
包括具有远程遥控设置功能的遥控器和手动设置的功能选择键盘,还包括:
中央处理器,用于接收数字智能报警器遥控器和功能选择设置信号,处理、判断并发送相关信息数据;
手机短信发射模块,用于接收中央处理器发送指令,并通过数字通信网络发送远程报警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声光报警模块,用于接收中央处理器报警指令,并通过声源和光源实现实时报警的。
可选的,还包括数字记忆模块,用于接收中央处理器记录指令,并用数字存储设备记录存储报警信息。
可选的,数字显示模块,用于接收中央处理器查询指令,并用数字显示设备显示数字存储报警结果。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用户即使出门在外也可同过手机知道家中是否有人入侵,同时可在回家之时查询报警记录,得知家庭安全情况,为家庭成员和财产增添一层有力保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组成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中红外探测模块工作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中手机短信发送模块工作原理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功能选择模块工作原理框图;
图5是本发明中声光报警模块工作原理框图;
图6是本发明中数字记忆和查询(数字存储和数字显示)系统工作框图;
图7是本发明中系统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要提供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红外探测报警方法及设备,可以实现智能报警,为用户家庭人身财产安全提供多一层保障。一是探测出指定范围内的入侵者,并通过数字信息传送网络,实现实时远程手机报警和智能记录(用于主人外出,不在家时使用);二是探测出指定范围内入侵者,实现近处声光报警,对犯罪嫌疑人起到威吓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本发明采用嵌入式系统作为核心部分,同过数据采集、信息处理、指令发布等技术实现安全报警过程。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智能红外探测报警装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25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