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晶纤维素-壳聚糖纤维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1831.1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7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周桂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瑞丰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02 | 分类号: | D01F8/02;D01F8/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2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素 聚糖 纤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聚糖-棉-麻混纺材料,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甲壳质是由虾、蟹昆虫的外壳以及菌类、藻类的细胞壁中提炼出来的一种天然生物高聚物,壳聚糖是甲壳质经处理脱去乙酰基的产物。甲壳质纤维和壳聚糖纤维是用甲壳质和壳聚糖溶液经高科技加工纺制而成的天然高聚物纤维。
壳聚糖分子是线性结构,热解温度是280-300℃,仅能溶于稀酸溶液中,如甲酸,乙酸,水杨酸等。具有生物降解性好等特点,可纺成长丝或短纤维两大类,长丝用于捻制医用缝合线,短纤维以无纺布形式制作医用辅料。因为壳聚糖分子链上连接着大量羟基、氨基、在酸性溶液中为分子携带正电荷,给制备过程带来不便,且获得的壳聚糖纤维纯度低,可纺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晶纤维素-壳聚糖纤维,能克服壳聚糖酸溶液中携带正电荷的状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微晶纤维素-壳聚糖纤维,其特征在于原液中含有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比范围如下:壳聚糖2wt%-5wt%、甘油0.1wt%-1.0wt%,乙酸锌1wt%-5wt%、微晶纤维素1wt%-10wt%,醋酸浓度是1.5-3.0g/100ml,以及水。
微晶纤维素-壳聚糖纤维,采用干湿法制备获得。
本发明有以下积极的效果:因为微晶纤维素的加入,改善壳聚糖分子的带点状态,是壳聚糖酸性溶液的粘度降低,防止冻胶的产生,替代了传统的添加尿素、异丙醇、二氯乙酸等防止胶冻产生的原料,以及乙酸等起减粘剂、消泡剂作用的试剂,节省了原料,降低了成本。
甘油主要是起软化剂和增塑剂的作用,增加纤维的塑性。
加入乙酸锌 可以增强纤维强度,促进凝固,降低丝束的粘结,但乙酸锌增加,丝束脆性增加,易于折断。
附图说明
图1 是采用干湿法制备微晶纤维素-壳聚糖纤维的工艺流程图。
其中:1、溶解釜;2、过滤器;3、缓释桶;4、原液桶;5、计量泵;6、过滤器;7、喷丝头;8、空气层;9、凝固浴;10、拉伸辊;11、拉伸浴;12、水洗浴;13、卷绕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壳聚糖(购自青岛云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子量为48万,脱乙酰度为95),甘油、乙酸锌、微晶纤维素(购自武汉鲜保生化技术有限公司)
实施例1
壳聚糖2.8g、甘油0.5g,乙酸锌1.5g、微晶纤维素5g,水90.2ml。
用于溶解壳聚糖的醋酸浓度是2.5g/100ml。
参照图1所示,取处方量的微晶纤维素,投料于溶解釜1内的蒸馏水中,按照1.5-3.0g/100ml的浓度加入醋酸酸化;称取壳聚糖加入步骤(1)获得的酸化的微晶纤维素悬浮液中,搅拌,使壳聚糖充分溶解成清澈透明的淡黄色纺丝原液,在压力作用下,原液通过板框过滤器2,去除杂质后进入缓释桶4,真空条件下对原液桶内的原液脱泡,纺丝时,原液在氮气压力下经过计量泵5,过滤器6后从喷丝头7喷出,原液细流在进入凝固浴9之前先经过一段空气层8,生成固态初生纤维,再经过拉伸辊10拉伸,拉伸浴11、水洗浴12水洗,卷绕辊13卷绕和干燥后得到微晶纤维素-壳聚糖纤维。经测定,获得的微晶纤维素-壳聚糖纤维拉伸强度是2.6cN/dtex。
实施例2-4所采用的原料的组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瑞丰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瑞丰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18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