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酒精汽油燃料的混合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0047.9 | 申请日: | 201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2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忠宇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酒精 汽油 燃料 混合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燃料的混合方法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含有汽油和酒精的车用燃料的混合方法和装置。
技术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汽车的购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私人用车数量逐年屡创新高。而汽油作为汽车的主要燃料,消耗量大增。但汽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液体燃料,其大量消耗造成了能源紧缺,不但对汽车行业造成影响,更对整个国民经济都造成了影响。最近某省大部分油站缺油,油站排长队加油,因为缺油,不少车主只能把车锁在车库,这对经济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只升不降的油价一次次突破人们的心理防线,人们都在研究替代汽油这种不可再生能源的办法。例如使用甲醇与汽油混合制成混合燃料,但国内外对于甲醇燃料目前尚存在难点需要解决,如甲醇热值低并有一定毒性,并极易腐蚀金属汽车零部件表面和橡胶塑料部件,在低温下易相分离、稳定性差,或需要添加一些助剂以改变性能,目前世界各国无不将乙醇汽油即酒精汽油作为开发课题。而目前以烂甘蔗、烂苹果、锯末或作物秸杆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制成工业酒精的方法已经成熟,但酒精与汽油毕竟不是同一种物质,二者混合后的乙醇汽油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它的保质期只有一个月,乙醇汽油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非常怕水,保质期短,因此销售乙醇汽油要比普通汽油在调配、储存、运输、销售各环节要严格得多。一个月内卖不掉,或者加到车里,又遇上出差,烧不完,就会分解,产生不良反应,容易出现液相分离,在油罐油箱中容易变浑浊,打不着火、断火等现象。最重要的是为了避免出现液相分离,乙醇汽油中的酒精含量一般不超过10%,目前还未找到提高酒精在乙醇汽油中含量达到30%-50%的解决办法采进一步降低乙醇汽油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含有汽油和酒精的车用燃料的混合方法和装置。为了实现该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酒精汽油燃料的混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酒精与汽油在燃料箱中是单相存在的,在进入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之时按比例混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比例为酒精∶汽油=1∶3,可作为汽车燃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比例为酒精∶汽油=1∶1,可作为摩托车燃料。
实现车用酒精汽油燃料的混合装置,包括酒精箱1、汽油箱2、搅拌器6,其特征在于与酒精箱1相连的输料管3和与汽油箱2相连的输油管4都与搅拌器6的进口5相连,搅拌器6的出口7与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通过管路相连。
作为优选,当在汽车上使用时,燃油输料管3的管径与输油管4的管径之比为1∶3。
作为优选,当在摩托车上使用时,输料管3的管径与输油管4的管径之比为1∶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燃料油采用即时按比例混合输送的方式去掉了乙醇汽油要事先调配工序,彻底杜绝了出现液相分离的现象。
2、本发明使得酒精在燃料油中含量可以达到30%-50%,进一步降低乙醇汽油的成本。
3、本发明构造简单、实用,造价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
将摩托车的油箱从中部一分为二,一半作为酒精箱,另一半作为汽油箱,与酒精箱相连的输料管和与汽油箱相连的输油管管径相同,均与搅拌器的进口相连,搅拌器的出口再与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通过管路相连。使用时,酒精和汽油分别从各自的箱体中流入搅拌器,搅拌器将两种相同体积的燃料混合均匀后输送到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本发明的目的实现。
实施方式二,参照图2。
在汽车上加装一个是其汽油箱体积三分之一的酒精箱,相适应地,与酒精箱相连的输料管与汽油箱相连的输油管管径相比较细,其管径比为1∶3,输料管与输油管均与搅拌器的进口相连,搅拌器的出口再与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通过管路相连。使用时,酒精和汽油分别从各自的箱体中流入搅拌器,搅拌器将两种体积比为1∶3的燃料混合均匀后输送到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本发明的目的实现。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本发明思路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忠宇,未经张忠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00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