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质存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0027.1 | 申请日: | 201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2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欧文·威尔逊;富兰克·B··邓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NCR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9/16 | 分类号: | B65H29/16;B65H29/60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脱颖 |
地址: | 美国佐***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质 存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质存放器或有关介质存放器的改进。
背景技术
介质存放器用于从客户接收介质对象。一种通常类型的介质存放器是用于接收片状形式的介质对象(例如,纸币、支票、票券、转账支票及类似物品)的片状介质对象存放器。
片状介质对象存放器被用于ATM和其他自助终端(如自动贩卖机、找零钱机及类似机器)中以识别及验证所投入的片状介质对象。
一些片状介质对象存放器能够在装载区容纳片状介质对象叠,并且随后从片状介质对象叠中逐个拾取片状介质对象,从而在在存放器中存储经验证的片状介质对象之前,对每个片状介质对象逐一进行识别和验证。这些存放器在此被称为“片状介质对象叠存放器”。片状介质对象叠存放器可以将片状介质对象叠从装载区传送至拾取区,或者拾取区可以毗邻装载区。
期望提供能够接纳大的片状介质对象叠的片状介质叠存放器。然而,当有大的片状介质叠需要被传送到拾取区的时候,存在这样一种趋势:在叠中的片状介质对象会在到达拾取区之前松散开。这使得拾取片状介质对象的操作变得较为不可靠(reliable)。
此外,一些客户会只在叠存放器中放入少量的片状介质对象(诸如,一张纸币和/或支票);然而,其他的客户会在叠存放器中放入所允许的最大量的片状介质对象(如,50个介质对象)。因此能够向叠提供适当的力而不论叠的大小是重要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总地提供了改进了的介质存放器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除了上述的发明内容和在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主题之外,本部分后面的段落旨在为在本申请的申请期间可能使用的可选择的权利要求语言提供进一步的基础,如果需要的话。如果该申请被授权,则本发明的一些方面可能涉及在本申请的申请期间增加的权利要求,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可能涉及在申请期间删除的权利要求,本发明的其它方面还可能涉及从未要求的主题。并且,在下文中详述的各个方面之间相互独立,除非做了相反的陈述。任何与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相对应的权利要求都不应当被理解为并入了本发明其他方面的要素或特征,除非该权利要求中做了明确的陈述。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片状介质对象叠存放器,包括:
用于压在片状介质对象叠上的压力板;
拾取器,所述拾取器与所述压力板对准并且被设置为从所述片状介质对象叠中逐一取走片状介质对象;
连接臂,包括(i)枢轴,(ii)连接至压力板的推动部分和(iii)弹性部件;和
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连接到弹性部件,并且当所述传动装转被致动时,所述传动装置可操作来压缩所述弹性部件以枢转所述连接臂,并且因此使得压力板使用力将所述片状介质对象叠压紧,响应于片状介质对象通过拾取器从片状介质对象叠被取走,所述压力板移动,随着所述压力板的移动,压力板对所述片状介质对象叠的压力变小。
压力板可在其上表面接收片状介质对象叠。可选择地,压力板可向下推动片状介质对象叠。换而言之,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板可以作用在片状介质对象叠的顶部片状介质对象上;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压力板可以作用在片状介质对象叠的底部片状介质对象上。
在压力板在片状介质对象叠的底部上向上推的情况下,拾取器可以从叠的顶部逐个拾取片状介质对象。在压力板在片状介质对象叠的顶部上向下推的情况下,拾取器可以从叠的底部逐个拾取片状介质对象。
在压力板在片状介质对象叠的底部上向上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弹性部件,从而随着片状介质对象被取走,由弹性部件施加的弹簧力的减小大致与被取走的片状介质对象的重量相称,从而当片状介质对象被取走时,相对恒定的夹力被施加在片状介质对象叠上。当片状介质对象被逐个从叠中取走的时候,向片状介质对象叠提供大致恒定的夹力使得拾取操作更可靠地(reliably)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部件可能被选择具有0.05N/mm到1.00N/mm范围内的劲度系数k。在弹性部件将被和纸币叠或支票和纸币的混合叠一起使用的实施例中,弹性部件可以被选择具有0.07N/mm到0.09N/mm范围内的劲度系数k。在一个实施例中,劲度系数k可能被选择为大约0.08N/mm。
术语“叠装载器”在此可用来描述一种组合,尤其是压力板、连接臂和传动装置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CR公司,未经NCR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00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乘客输送机的主框
- 下一篇:调整连接速度的方法及其电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