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密封零泄漏碟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8793.9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0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葛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信泰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31/44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李友福 |
地址: | 3252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泄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碟阀,特别是全密封零泄漏碟阀。
背景技术
近一个时期以来,由于蝶阀体积小、手柄只转90度就可以实现启闭、启闭快速,蝶阀的使用范围拓宽,品种系列增加,产量加大。目前的碟阀阀盖与阀体用螺栓、螺帽连接而组成密封。然而这个密封腔有二个漏点,一个是阀盖与阀体的连接处,另一处是阀杆在填料函处做旋转运动也同样产生了配合间隙,为防止泄漏,只好用密封垫夹在缝隙处去堵。当输导介质温度升高、压力增加使得阀门的工作环境十分严苛,为了保证输导危险品的绝对安全,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取消这两个漏点。对于那些通过升降阀腔内部的启闭件达到开启和关闭阀门,如截止阀、闸阀等,人们可以通过在阀杆下端设有启闭件的挂架,挂架间隙配合设置在阀腔中,在阀体的阀口与挂架之间设有波纹管状弹性伸缩件,所述弹性伸缩件两端分别与阀口和挂架固定密封连接将闸板与上封盖隔开,从而达到全密封零泄漏的目的。但是对于碟阀这种通过90度旋转碟板达到开启和关闭阀门,由于波纹管无法做径向旋转变形,上述结构无法适用,需用旋转变为直线运动,再直线运动变为旋转运动机械变换机构,使得结构比较复杂,而且体积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无缝的全密封零泄漏的碟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全密封零泄漏碟阀,包括有阀盖、阀体、碟板、阀座和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密封零泄漏碟阀设有至少大于90度弧长的弧形驱动连杆,所述弧形驱动连杆一端通过径向连接部与阀杆固定连接,所述阀盖整体呈箱状将阀杆及弧形驱动连杆包在其中,所述阀盖下部与阀体密封连接,阀盖上与弧形驱动连杆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弧形驱动连杆相配的供其可旋转不小于90度的空间,所述空间与所述弧形驱动连杆另一端相对的的径向侧壁上设有连杆孔,所述弧形驱动连杆的该端端部从连杆孔中穿出,所述从连杆孔中穿出的部分弧形驱动连杆上套设有金属波纹管,所述金属波纹管一端与连杆孔密封连接,另一端将连杆孔包围在其中与阀盖密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弧形驱动连杆驱动阀杆,阀盖整体呈箱状将阀杆及弧形驱动连杆包在其中,并在所述弧形驱动连杆的端部与阀盖之间设有所述金属波纹管,达到了很好的密封性,同时还保持传统碟阀只转90度就可以启闭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结构剖视图;
附图2为附图1 A-A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全密封零泄漏碟阀包括阀盖1、阀体2、碟板3、阀座4和阀杆5,碟板3设置在阀体2的阀腔中,阀座4同样设置在阀腔中,阀杆5下端穿过阀体2上的阀杆5孔至阀腔中与碟板3连接,所述全密封零泄漏碟阀设有至少大于90度弧长的弧形驱动连杆6,所述弧形驱动连杆6一端通过径向连接部7与阀杆5固定连接,所述阀盖1整体呈箱状将阀杆5及弧形驱动连杆6包在其中,所述阀盖1下部与阀体2密封连接,阀盖1上与弧形驱动连杆6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弧形驱动连杆6相配的供其可旋转不小于90度的空间,所述空间与所述弧形驱动连杆6另一端相对的的径向侧壁上设有连杆孔8,所述弧形驱动连杆6的该端端部从连杆孔8中穿出,弧形驱动连杆6所在平面最好与阀杆5垂直,弧形驱动连杆6的圆心与阀杆5中心重合,这样连杆孔8可以比较小。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弧形驱动连杆6为G形,如图2所示,弧形驱动连杆6的G形中心(即沿径向的竖直部分的端部)与阀杆5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驱动连杆6与阀杆5可以为一体设置,所述阀盖1下部为内孔与阀杆5间隙相配的筒形,并设有法兰与阀体2密封连接,上部为扁平扇形,内部设有与G形的弧形驱动连杆6相配的扇形容腔9,扇形容腔9的径向侧壁上设有连杆孔8,弧形驱动连杆6的端部从连杆孔8中穿出,所述从连杆孔8中穿出的部分弧形驱动连杆6上套设有金属波纹管10,所述金属波纹管10一端与连杆孔8密封连接,另一端将连杆孔8包围在其中与阀盖1密封连接。为了方便操作,在外露的弧形驱动连杆6端部设有一段与阀杆5平行的柱状摇把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信泰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信泰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87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