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纯化柯里拉京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7905.0 | 申请日: | 201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6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锋;郭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3/08 | 分类号: | C07H13/08;C07H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纯化 里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化学领域,涉及一种提取纯化柯里拉京的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用大孔树脂、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和凝胶柱层析等技术结合从叶下珠中提取纯化柯里拉京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柯里拉京是一种逆没食子酸鞣质,主要存在于密柑草、叶下珠、老鹳草等植物中,分子式:C27H22O18;分子量:634.453,白色针晶粉末,易溶于甲醇、乙醇、Aceton、DMSO,在冷水中溶解度小。传统的天然药物应用史提示柯里拉京对慢性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柯里拉京在防治血液凝固、血栓形成、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有一定作用,另外,柯里拉京对某些肿瘤和病毒有抑制作用,毒性也很低。
叶下珠又名珍珠草,为大戟科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干燥全草,具有清热平肝、收敛利水、解毒消肿之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腹泻、下痢、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和黄疸性肝炎等疾病,其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多酚类、木脂素类、生物碱类等多种化合物。其多酚类成分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如柯里拉京corilagin、没食子酸、鞣花酸等多酚类成分具有溶栓,抑制血栓形成,抗高血压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解痉镇痛作用,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柯里拉京的提取方法主要采用醇提或丙酮提取,纯化方法主要采用ZTC树脂柱层析、有机溶剂萃取等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535378.3)“一种柯里拉京的制备方法”公开的方法是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大孔树脂吸附和逆流萃取等技术结合得到柯里拉京,该方法成本高、选择性高、提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叶下珠为原料,通过水提、大孔树脂吸附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凝胶柱层析技术以及重结晶技术相结合,快速获得高纯度柯里拉京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取叶下珠药材粉碎,用8-15倍的纯水在80-100℃条件下提取,将提取液经大孔树脂吸附后65%-80%甲醇水溶液洗脱,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小体积,浓缩液用正丁醇萃取,萃取液浓缩后用超临界CO2萃取柯里拉京,再通过凝胶柱层析分离,用45%-60%丙酮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静置析晶,重结晶即得。
大孔吸附树脂采用D101、ADS-5、H1020、LAS-7或D130型大孔吸附树脂。
超临界CO2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0-28MPa,萃取温度30-55℃,萃取时间2-6h,解析压力5-8MPa,温度28-40℃,CO2流速为20-25L/h,夹带剂可选丙酮、乙醇溶液,优选丙酮溶液,体积百分比为50-70%,加入量为药材量的10-20%。
重结晶溶剂为异丙醇、丙二醇、乙醚、乙醇、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溶液混合。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本发明先提取再用大孔吸附树脂富集柯里拉京成分,再进行超临界萃取,提取率高,杂质少,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产品质量好,纯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叶下珠药材2kg投入提取设备中,用18kg纯水,加热至90℃,搅拌提取1小时,过滤后,再加入15kg纯水加热至90℃,搅拌提取1小时,过滤,两次滤液合并通过预处理好的D130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先用水洗脱至无色,再用70%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小体积,将浓缩液用等体积量的正丁醇萃取,萃取液浓缩后输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釜中,在萃取温度38℃和萃取压力28MPa的条件下动态连续萃取3小时,解析压力6MPa,温度30℃,CO2流速为22L/h,夹带剂为60%的丙酮溶液,加入量为药材量的15%,收集淡黄色膏状柯里拉京,将所得浸膏水溶解后上Toyopearl HW-40柱,用55%丙酮溶液洗脱,洗脱液回收丙酮,浓缩,静置析晶,乙醚重结晶得2.39g柯里拉京,经HPLC检测,其含量为98.3%。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79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