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谷型垃圾填埋场串联多分区雨污分流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1451.6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4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于铭;张忠瑞;张文勇;夏战军;庄颖;刘俊鹏;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环境卫生科研所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0;E03F5/02;E03F5/10;E03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白云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谷 垃圾 填埋场 串联 分区 分流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山谷型垃圾填埋场的雨污分流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卫生填埋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垃圾渗滤液是卫生填埋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渗滤液有机物浓度高,处理难度大,处理费用高,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是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垃圾卫生填埋场根据填埋场地不同又分为平原型填埋场、滩涂型填埋场和山谷型填埋场。
平原型填埋场相对山谷型填埋场以其在场地平整时的易整形优势而比较容易实现分区,从而使雨污分流比较容易实现。
滩涂型填埋场主要位于海滩等滩地上,应用较少。
山谷型垃圾卫生填埋场特点就是依山围谷,利用天然沟壑、山谷而建。地形的基本形状就是三面环山,在山谷的下游出口处设置一道截污坝,将山谷围成盆地形状,大坝外侧设置渗滤液污水调节池,内侧为填埋库区。山谷型填埋场以其征地、库容量大等优势,已经成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主要形式。
山谷型填埋场是目前填埋场的常见形式,现有山谷型填埋场的分区较少,一般分两区,分区坝设在填埋库区中间,使坝两侧的填埋容积基本相等。有些填埋场分期建设时,也存在这种情况。在填下游靠近垃圾坝的那个区时,上游那个区在雨季接收的雨水通过HDPE圆管穿过正在填埋的那个区,流入下游垃圾坝外侧的雨污分流阀门井进行分流,阀门井中设有三通和阀门,在三通的另两个方向上分别设有雨水导排口阀门和渗滤液导排口阀门。当下游区填满后,开始填上游区的时候,阀门井中的排导雨水的阀门关闭,排导渗滤液的阀门开启,从而使渗滤液能够顺利排入渗滤液污水调节池。
现有山谷型填埋场在雨污分流上的主要特点有两个。
第一个特点就是分区较少。很多已建的山谷型填埋场分两个区,从而导致各分区面积过大,导致雨水与垃圾渗滤液混合的量大,从而雨污分流效果不理想。
第二个特点就是雨污分流主要靠管道重力流方式排出雨水和渗滤液。这种分流方式虽然节省了运行中的动力费用,但是增加了管道的投资费用,而且雨污分流较依赖地形地势,灵活性差。
现有山谷型填埋场由于场地的高程所限每个分区的渗滤液收集排放很难做到独立,这就造成了山谷型垃圾填埋场的雨污分流设计难,运行管理难的现状。当场内填入垃圾后,一旦有大气降水,就会发生经过垃圾层渗滤的被污染的水与未经过垃圾层的清水在渗滤液导排盲沟中混合,清水变为污水。雨污合流造成污水量大量增加,使后续污水处理构筑物及设备设施的规模增大,不仅增加污水处理的运行费用,也给周边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山谷型垃圾填埋场串联多分区雨污分流装置及方法,要解决现有山谷型垃圾填埋场雨污分流效果不好、运行管理困难、渗滤液污水产生量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山谷型垃圾填埋场串联多分区雨污分流装置,包括由分区坝相隔的填埋区,填埋区下游有一道垃圾坝,垃圾坝外设有渗滤液污水调节池和阀门井,所述填埋区从上游到下游分隔有四个以上,各填埋区由同一道渗滤液导排盲沟串联,渗滤液导排盲沟内有带穿孔的HDPE导渗管道,HDPE导渗管道依次穿过各分区坝,在每个分区坝下游的HDPE导渗管道上安装有阀门I,HDPE导渗管道从最下游填埋区的渗滤液导排盲沟终点穿出,再经重型钢筋砼套管穿入垃圾坝外的阀门井内并与阀门II连接,阀门井的出水管有两段,一段是用于排出雨水的雨水出水管,另一段是与渗滤液污水调节池连接的污水管;
所述各填埋区的垃圾填埋顺序为从上游到下游,在正在填埋的填埋区污水汇集最低处设有渗滤液收集坑,并在渗滤液收集坑内设有潜污泵,潜污泵由软管与渗滤液污水调节池连接;
所述填埋区的边界环绕有道路,道路外侧设有一圈在垃圾填埋至高过路面后排除雨水用的雨水沟。
所述填埋区的分区数量为五个以上。
所述填埋区的地面为两侧高、中间低。
所述分区坝表面铺设HDPE防渗膜,并与填埋区场地铺设的HDPE防渗膜焊接成整体。
所述HDPE导渗管道穿过分区坝处套有预埋套管。
所述渗滤液收集坑是由钢筋笼围合而成。
所述阀门井的顶部有井盖,阀门井的井壁和井底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井壁和井底铺设有一层HDPE防渗膜,阀门II下方支撑有砼支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环境卫生科研所,未经青岛市环境卫生科研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14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