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1446.5 | 申请日: | 2011-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1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弓场龙;三好雅则;藤吉弘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6B29/00 | 分类号: | B66B29/00;H04N7/18;G06K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蒋亭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视装置,其使用监视用摄像机等获取监视区域内的图像,并在对该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后向监视员等进行通报。
背景技术
为了减轻通过肉眼观察监视用摄像机来进行安全确认的监视员的负担,通过对拍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来检测事故发生时的人物的举动和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行为等异常举动,并向监视员发出告警的监视系统正在得到普及。
所述异常举动中的人物一直滞留在特定场所的异常举动,例如对以安全管理为目的的监视系统来说,可能意味着人物因事故或负伤而处于不能动弹的状态,而对以保安为目的的监视系统来说,可能意味着有人正在准备入室行窃,所以是重要度高的异常举动。
作为检测监视区域内的滞留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推测技术,其将自动扶梯的出入口平台附近作为监视区域,并且根据2个时刻的拍摄图像的帧之间的差分量以及监视区域的背景差分(来自监视区域的输入图像与背景图像之间的差分)的面积进行推测,在上述差分量和面积大时,推测为出入口平台上的乘客多,处于高度拥挤的状态。在该专利文献1中,将根据上述方法算出的拥挤度分为空闲时和拥挤时这2个等级,在空闲时,检测坐在出入口平台上的乘客或者对扶手进行恶作剧的乘客的异常举动,而在拥挤时,由于认为发生会妨碍乘客通行的异常举动的可能性低,所以切换图像识别的内容,不进行异常举动的检测,而是检测乘客的通行量。
此外,作为通过分析所获取的图像的经时性变化来检测人物的举动和移动等的一般技术,还已知有由非专利文献1等公开的技术,在自动扶梯领域中,已知有由非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其提取所获取的图像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将自动扶梯的动作和人物的动作区分开来进行识别,以此来检测人物的异常行为。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2000-7264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
G.Bradski and J.Davis著,“Real-time recognition of activity using temporal templates”,Third IEEE Workshop on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Vision(1996年12月)
非专利文献2
村井泰裕,藤吉弘亘,数井诚人著,“基于时间空间特征的自动扶梯背景中的人的异常行动的检测”,社团法人情报处理学会研究报告,GVIM,第164届,pp.251-258(2008年9月)
尤其是滞留中的除了滞留的当事人以外周围没有其他人的滞留,例如对以安全管理为目的的监视系统来说,由于无法指望在事故发生时由周围的人来救助事故的当事人,所以危险度高,而对以保安为目的的监视系统来说,由于无法指望犯罪行为因为周围有其他人的视线而受到抑制,所以危险度高,需要监视员重点进行监视。
此外,在采用非专利文献1或者2那样的图像处理来检测人物的移动和举动的监视系统中,即使在图像上发生了类似于异常举动的变化时,但只要监视区域内实际上没有人物,则监视系统没有必要进行告警。这是因为不必要的告警会给监视员造成干扰。
基于上述原因,已知优选在通过图像识别来检测滞留的监视系统中,在检测滞留的同时,按照0个人、1个人还是2个人以上这一分类来推定滞留时在监视区域内的人数。
因此,在将专利文献1的技术应用在按照0个人、1个人还是2个人以上这一分类来推定人数的场合时,如果采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背景差分的面积越大则判断为拥挤度越高的基准时,在类似夕阳那样的低角度的照明光使得影子变长的情况下,存在会因影子部分的面积增大而产生误判的问题。例如在自动扶梯的出入口平台上有1个人,并且这1个人的影子很长时,受到该影子的影响,背景差分的面积变大,实际上是乘客为1个人的空闲,但有可能被误判为拥挤。此外,在扶手等的结构物的影子很长的情况下,尽管出入口平台上1个乘客也没有,但因扶手等的结构物的影子而使得背景差分的面积变大,此时,实际上是1个乘客也没有的空闲,但有可能被误判为拥挤。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无法正确地判断监视区域内的人数是0个人还是1个人或者是2个人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14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