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净化还肥池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77999.3 申请日: 2011-06-19
公开(公告)号: CN102690132A 公开(公告)日: 2012-09-26
发明(设计)人: 胡贤贵 申请(专利权)人: 胡贤贵
主分类号: C05F7/00 分类号: C05F7/00;C05F3/06;C02F3/28;C02F11/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35200 四川省达***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污水 净化 还肥池
【说明书】:

一、所属领域 

一种污水净化还肥池,应用水力学原理,就能轻松、快捷地完成排泄物的装卸。 

二、背景技术

(一)“化粪池”的现状 

只要是人,就必须吃喝拉撒,少一样都不行。人们只追求吃喝,食品千万种,却没有停止追求花样翻新。拉撒只是简单地一冲,完事了,就没有注意它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人们追求美,生怕少了一只腿。又脏又臭的“化粪池”、“下水道”,人们总是把它埋得深深的,眼不见,心不烦,生怕现世,所以,这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它属公益事业,国家投巨资遏止它对河流的污染,却没有一分钱的回报。人们对脏臭不屑一顾,谁还愿费力不挣钱地去研究它的奥妙呢? 

大家都去钻高精尖科技,既容易出名,又容易赚大钱,电脑、电视机等,改朝换代,日新月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了几十年的“化粪池”,至今没有看见它的新模样,优劣否?少人评说。我要探索的,就是它所蕴藏的秘密。 

(二)“化粪池”的化粪原理 

市民生活产生的污水简称生活污水(又称液体垃圾)。生活在城镇的人口约九亿(含农民工),每人每天消耗1公斤多蔬果粮食,其排泄物也在1公斤左右。九亿多人口的排泄物,加上倒入下水道的残汤剩羹,每年要产生约3.5亿吨废物(统称排泄物)。所以,它是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源。 

1公斤排泄物要用5-6倍的水稀释,才能将它冲走。3.5亿吨排泄物就要产生约25亿吨生活污水。如果全部运走,既不经济,又不现实,也根本不需要,只要解决了3.5亿吨排泄物这个主要矛盾,就能遏止它对河流的污染。 

这么多的排泄物又是怎么处理的呢?从下水道进入城镇通用的“化粪池”,把人们带入排泄物一进“化粪池”就没事的误区。细阅《渠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污水净化池工程》设计资料可知,“化粪池”的基本原理是:采用足够大的容器,将粪便囤积起来,不允许向下游流淌。清掏期为1-2年(如有化粪功能,就不应有此规定),池满就应将污物起出池外,进行利用或填埋。 

由于“化粪池”太深,产生的沼气使人头晕,臭味令人窒息发呕,给施工造成严重困难。靠人工将粪一勺一勺地往桶里舀,一挑一挑地往外运,几十吨粪便,不知要花多少人力物力?一条街道有几百个“化粪池”,天天有池清。人口稠密的繁华都市,岂容恶臭长期困扰!只要不堵塞,影响市民正常生活,即是有了吸粪车,谁愿拿钱掏粪呢?多数池修好后,几十年未清一次,除非堵塞不能运行。所以,“化粪池”的清掏工作是基本不存在。 

经过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池内的容量是有限的,池满不起粪,新来的无落脚之处,顺水进入排水系统。水小不能动,蛰伏管中,从透出的臭气可知,它已成为巨大的粪坑,阴暗潮湿寂静恒温的环境,是苍蝇老鼠细菌繁衍生活的绝佳之处,多少疾 病由此而生。 

暴雨倾盆,瞬间汇成巨流,荡涤着每个角落,污泥浊水倾窝而出,汹涌地冲向江海湖泊。即是有污水处理厂挡道,由于胃口小,短时不能消化大量来水,只好让它消失在河底,这就是“化粪池”的化粪原理。 

(三)斥巨资修建的污水处理厂存在的弊病 

1、没有从源头抓起。当污染源产生后,就应及时将污染源从污水中分解出来,进行利用或填埋,才能防范于未然。虽然和风细雨之时能起一定作用,当暴雨降临汇聚成灾时,它在自然面前显得无能为力,这叫治标不治本。 

2、污水处理厂往往是个人投资兴建,使用几十年时间收回投资成本,从中赚取利润。要使利润最大化的最佳选择,就是治污机器少运转,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污水就不可能得到完全、彻底的治理。 

国营污水处理厂也要进行成本核算。工作越多,摊入的成本越高,职工偷懒,反而对企业有利。一天两天,一月两月,环境的好孬不容易显现。出现大问题时,已经时隔多日,难究其责了! 

3、监督不力。由于法制不健全,督查措施不力,不能及时、完全地监督、纠正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就不能完全杜绝排泄物入河。 

所以,几千万人口的城市,把遏止污染的希望仅寄托在几个污水处理厂或几个人是不现实的,否则,就不可能有以下怵目惊心的场景。 

(四)排泄物对河流的污染 

如果每年都有3.5亿吨排泄物向江海湖泊倾倒,不需多少年,就能使山青水秀变成山青水臭?用污染河流来换取局部的清洁方便,肯定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一条江河要建多座城市,必然是君住江之头,我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你在上游屙,下游脏水我得喝。我也在往河里屙,管它下游那么多。污染不污染,总有人来管。管也无法管,大家都不管的尴尬局面。黄埔江是臭江便是典型案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贤贵,未经胡贤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7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